4.1.1 以自然存在为参照

4.1.1 以自然存在为参照

人是自然界中的客观现实存在,与其他事物一样也可以通过感觉被直观到。由于自然先于人的客观存在,我们周围的现实存在已经成为正进行的所有评价活动的参照系,感受和评价健康与非健康也不例外。人之所以创造或者设定健康与非健康为对象,是因为人是被健康与非健康所设定的,人本来属于自然界,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人们必定会呈现出健康与非健康的特点。因此,无论我们心中对自身健康或者非健康的看法如何,这种感受总不会摆脱身体机能水平良好或者出现问题时的物质基础,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意义。并不是我们在设定认识健康的行动中从自己纯粹的心智活动,转而创造健康作为对象,而是我们的对象性的产物证实了我们自己的对象性活动,为此可以证实我们的活动是对象性的自然存在物的活动。离开了自然,我们不仅无法证实自身的客观现实性,也无法从事任何意义的改变或创造活动。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创造种种事物的活动,也只能在自然界中各种物质本身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就像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但可以创造意义一样,我们也可以给健康与非健康赋予某种意义。

由此,我们要言说的健康与非健康中的那些具体事物,其繁杂的感性成分显得并不十分明了,代之而来的是这个对象在我们意识中要体现的那些具体事物的样子。但这个样子也并非那些具体事物的特性很自然地、整体地进入我们的意识中的样子。亦即一个具体事物整体中各个部分的特性一定要通过身体不同的感觉通道,被输送到意识中,之后又是在意识中被整合到一个结构中,便成为那个对象的样子。但这种整合后的内容也许比原本那些具体事物自然的状态多出少许,或者也许比原本它自然的状态少很多。这就要看整合者的整合能力和对多与少的觉醒的反思能力的强与弱。

食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总是离不开的一种物品,人们对于食盐的理解也各异。有人只知道食盐能够调整食物的咸淡。而今天无人不知食盐的重要性,甚至非专业人士也清楚地知道它对生命的意义,并且一说到食盐,我们心中立刻会出现食盐的样子来。食盐用眼睛看起来是白色的,用手摸起来是立体晶体形状的,用舌头舔起来是咸的,等等,如果仔细观察时会发现盐的那些特性是互相外在的,处于相互独立又互不相干的状态。甚至我们也知道那些特性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一些并不是食盐独有的,但将它们综合起来就是食盐固有的特性,而且这些特性一定在意识中一个接一个地显现,犹如走马观灯,但不能并行,用语言描述食盐也一样,一张嘴巴不能同时说白的和咸的。

假如真要在心智或者意识中反观食盐更为普遍的特性时,上面所述那些诸如白的、晶体的和咸的等特性全部会变得模糊不清,甚至我们已经感受到的食盐的样子与其他粉末状物体的样子也一般无二了。即便是这样,我们也无法认识自然中食盐的整体情况,只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在“这是食盐”的意谓中才知道它是食盐,并且这个食盐在这个时候是均质的和无差别的。但是食盐的整体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种感性确定性的共相,并且那个食盐整体的确定性在我们内心是不会消失的,这既是原因,又是结果。因此,我们既用感官去感受其真实性,又用知性去分析它,直到让食盐在我们的心智中,或者是在我们的意识中是白色的、又是立体晶体形状的、用舌头舔起来是咸的等这种综合的东西,而这些特性并不是食盐给我们的,而是我们通过身体给自己的知觉,并且这个知觉的某些成分作为当时感觉缺失的补充,有可能是准确的,也可能是不准确的。现在,这个对象出现的位置发生了改变,这时心智开始将注意从外部环境,或者身体具有现实存在的东西转向那些东西在心智对外部世界的反映之上。换句话说,我们要认识的对象从外部进入心智中来,并且很快成为我们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流的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