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时间的对称与非对称的矛盾
在自然界中各种过程的可逆与不可逆、某些事情的平衡与非平衡、某种事物的有序与无序、有些结构的稳定与不稳定等现象随处可见,但那些相反过程所隐含的意义十分不同,其中时间的有无方向性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直以来,人们很清楚地知道简单物理质点的运动在时间上是可逆的。比如沿一条直线向前滚动的钢球,如果不计摩擦阻力,它会永远保持其运动而不会停止,其行为符合牛顿的动力学方程=m
。在这里,a即加速度,加速度的变化为Δa=Δv/Δt=Δs/Δt2。其中,当时间t在-t时,方程的形式不会出现另一种形态,只是运动的方向相反,或者从站在当下时间点回望过去某一时间点,但不涉及时间问题,说明利用牛顿方程的思路既可以决定未来,又可以说明过去。人们解释身边事物变化的自信大多来自对这一道理的理解,此时的时间是均匀的,其平移变换对物理规律不起任何作用。这种思考方式非常符合人们平时的想法,即人在意识清醒状态下,由于人们对自身的感觉也有相互比较的能力,此时人的感觉也似乎遵循牛顿动力学方程,亦即身体某处的某种疼痛结束之后,还能感受到其感觉是否与原先的相同与不同。此时,时间的作用并不十分重要,只是人们将注意力集中在疼痛感觉上而不去理会时间的作用。其实,在这种感受过程中,似乎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在起作用,那就是时间本身。但是,无论如何,在实践中人们最能忽略的就是时间本身,时间就像那第18只骆驼。问题的关键在于在此类疼痛的感受过程中,人们是否将那个疼痛点看作一个物理质点,这不得而知。无论如何,人们的身体将疼痛部位当作简单的物理质点未免过于草率。
以前我们总以为健康就在于平衡,其实这个平衡一词不纯粹。也就是说,如果健康是平衡的,那么非健康,如生病就是非平衡。现在看来健康时的平衡是动态的,不能以静态的观点看待健康问题。如果健康不是动态的,那么一旦平衡了,人就不会生老病死,变得“永恒”。显然,这不符合常理,所以,健康只是人体处在非平衡过程中一段有序态;非健康,如疾病也只是另一种有序态。医生治病,只是采用不同手段和方法,促使人体由一种定态(疾病)向另一种定态(健康)跃迁。同样的道理,人得了病,也是由一种定态(健康)到另一种定态的(疾病)转变。所以,我们大可说健康乃是有序状态。微观上,在很小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急性疼痛甚至生理性应激在某种程度上是可逆的,也就是说,随着刺激的消失,它们也能够消失;但是在宏观上,人的生老病死绝不是可逆现象,是有时间指向的,这种可逆的微观现象和不可逆的宏观运动之间的矛盾,成了人们解决复杂问题所面临的基本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