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 衰老的特征
很显然,在一定的条件下,人的衰老与健康互为因果,身体的衰老与健康问题或者非健康相伴出现,衰老可能导致健康水平的下降,增加健康问题,诸如体力的衰退增加各种风险的出现等。同样,失去健康更容易引来过早的衰老。可是,虽然健康的人必然躲不过衰老,但衰老的人保持自己健康倒是随处可见。这是因为人们早己把健康看作身体没有疾病或者虚弱,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健康在于平衡,更进一步是心灵的自足和完满状态,从而达成自我的超越。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过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几个时期,最终走向死亡,生命进程走到尽头,其分子结构瓦解,所聚集的我们能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复回到原子水平。整个过程从受精卵开始,经过胚胎发育、组织形成、器官成形、系统塑造、机体独立的过程。所有这些都是在一个统一的整体内进行,都是在皮肤或表层结构之内完成各自的功能活动,边界明确、功能确定。有关讨论生长、发育、成熟、衰老和死亡的文章可说是数不胜数,所涉及的内容也十分全面且各有分述。但其中对于衰老的探究起步较晚且这方面的讨论不像其他领域的内容那么充分。衰老的讨论是一个严肃的话题,与健康的关系也十分密切。多数人认为衰老乃是人体器官系统的结构老化、功能衰退所致,而结构老化和功能衰退是如何产生的,至今没有令人满意的解释,可谓是知识甚广,人的认知尚不能及。
在一般人眼里,衰老就是人到老年时出现的事情。可是实际上,各种动物包括人类从胚胎发育直至死亡为止,在每个时期里都充满着各种变化。大体可以理解为,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阶段,成年时期为内环境稳定阶段,而老年时期则是内环境遭到破坏、组织退化阶段。在各个阶段里,每时每刻都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出现,又有老的结构和功能谢幕,你方唱罢我登场,有些细胞或组织一经产生就没有更新,最终衰老,而有些细胞或组织终身更新,不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减退现象很普遍,但不管年龄大小,血红细胞产生到解体大概需要120天。乍一看,癌症和衰老似乎是相反的过程。癌症是细胞适应性异常获得的结果,而衰老则以丧失适应性为特征。然而,从更深的层面来看,癌症和衰老有着共同的起源。细胞损伤的时间依赖性积累被普遍认为是衰老的主要原因[9]。
人们逐渐丧失生理上的完整性,致使生理功能受损和死亡易感性增加而导致衰老。这种恶化成为导致人类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病变等。近年来,衰老研究有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尤其是发现衰老的速度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受进化中保守的遗传途径和生化过程的控制。2013年,著名的《细胞》杂志上López-Otín C等细数了关于衰老的9种暂定性标志,那些指标代表了不同生物体衰老的共同特征。他们特别强调了哺乳动物的衰老,尤其是人类。这些标志是基因组不稳定、端粒磨损、表观遗传改变、蛋白稳态丧失、营养感应失调、线粒体功能障碍、细胞衰老、干细胞衰竭和细胞间通信改变[10],那些改变无疑对健康的作用巨大[11]。我们无意重述他们的成果,但他们的工作对我们研究具有启发作用。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种衰老理论问世,具体来说,比较成熟的大概有十几种,我们的讨论只涉及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