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 激素水平下降
我们持续不断地发现自己身体的某些结构,包括细胞所发挥出来的一些功能,生理学发展史足以证明这一点。具体来说,直到20世纪80年代为止,我们都还认为内分泌细胞分布在包括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和性腺等区域,那时我们甚至认为对各种激素的化学结构基本搞清楚了,都知道激素是调节机体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15]。其中的任何一种都不能在体内发动一个新的代谢过程,也不直接参与物质代谢或能量的转换,只是直接或间接地促进或减慢体内原有的代谢过程等。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基础科学里测量技术的发展,目前人们对内分泌腺的认识大大扩展,认为全身各处的组织或细胞均是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且分泌出来的激素或活性物质是各种各样的。其实,人体的每一细胞都是制造激素的小作坊,那些激素的功能花样百出,使人眼花缭乱,且它们的作用细致到让人惊愕不已。我们也看到内分泌激素对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除以往的诸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和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等大的结构的线性关系之外,已经深入自分泌、旁分泌调节水平的网络化作用。
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不是条条块块局部对某些问题的简单处理的策略,而是带动局部、涉及全体的网络状的结构。适应这样的要求,我们对内分泌的认识也必须跳出原先的条条框框局部控制的观念,要进入网络化思维,因为某一类激素水平的变化必然带动其他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机体来说,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或功能减退,其很明显的外在表现就是身体某器官系统功能紊乱或整体的衰老。虽然我们已经知道人体内所有生命过程原则上都可以归结为生物化学的和生理学(生物物理学)的过程,而且对于其中每一个具体的化学和物理学的过程都不难探讨其正常或异常的机制,但是,当那些成千上万个不同过程组织起来时,其综合的效应就是一个难解之谜了,那些效应包括生长、发育、成熟、衰老等,都是具有目的性的,是其结构和功能稳定的过程。千万年来,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未变过或变化不大,只是我们的认识水平在发生变化。
除此之外,还有线粒体损伤、组织糖基化、脂褐质积累、长期炎症、免疫系统损伤、神经退化、易发癌症、易发心血管疾病、端粒缩短和损害、程序化基因组改变和干细胞供应链崩溃等衰老理论。这些理论无一不与器官老化、功能衰退和激素水平下降有关[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