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 健康的内在机制
2025年10月13日
1.6.1 健康的内在机制
健康是心灵的自足和完满状态。所谓的心灵或者思想寄托于本体,而这个本体在我们的观念中产生了关于健康的特性、属性或者性质。至于健康观念,它就是我们思想的形式,通过观念我们才能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包括自己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因此,可以说,健康乃是我们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所依靠的本体之自足和完满状态了。就像一株植物,它在地面上显现的叶、花以及株干似乎与认知、情绪情感以及意志相对应,它潜在地下的部分与人的心灵之本体相对应,而这本体始于一个完整的机体,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保持对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人的行为不是思想,但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行为能够判断思想的活动。我们能够直接意识到自己的行为,甚至能够意识到自己此时的行为是否健康。行为以意志活动为本源,在外在行为活动出现之前心灵中已有行为的意图产生。这一行为意图又受到行为态度、行为规范和行为控制或自我效能的影响[10][11]。而这些指标共同作用,形成了此时的思想。
内省时,全身的状态就是我们要感知的对象,尽管此时没有健康的直观提示。在逻辑上全身的状态与感知中的全身的状态理应是一致的,这个所谓的全身状态就是主体能感知到的属性的集合。依据这些属性,主体将客体引出来,但这一属性依个体的不同而不同,与人的先验能力有关,与人的统觉或图式有关,而这一统觉或图式是个体的心灵中那个先验形式的具体表现,因此,感知和逻辑中一切关于健康的依据其实都是基于主体所生发出的现象而定的。直到主体的非健康状态发展到十分严重以至于主体无法忽视时,该依据才有所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