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呼吸道屏障

5.4.2 呼吸道屏障

先说呼吸的气体交换功能。任何一种高等动物都进行有氧呼吸,机体通过呼吸不断地从外界摄取氧气,同时将生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从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态和保证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人体中正常成年人体内氧气储存量约为1550m1,这部分气体以扩散的形式溶解在血液和组织液中。如果停止呼吸,体内储存的氧气仅仅能维持机体6分钟的正常代谢。作为维持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本生理过程之一,人体一旦停止呼吸,生命活动便将终止。

再说呼吸道对健康的保护作用。呼吸道屏障的完整性意味着机体具备了又一道与外界隔离的防线,其维护机体免受空气中各种有害因素的干扰作用不容小觑。只有在此类屏障作用完备的情况下才能谈论上面所述的气体交换。所以,此两种功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一旦呼吸道感染或者因为某种损伤,给机体带来诸多伤害,健康将大大减损。结构方面,呼吸道黏膜由纤毛细胞、产生黏液的细胞和未分化的基底细胞组成。未分化的基底细胞将气道腔和实质从鼻腔通道分离到肺泡,这里的毛细血管屏障由约1μm厚的肺泡上皮和内皮细胞组成,并且允许空气和血液之间交换O2和CO2,同时确保气道表面液体的正常成分和厚度。有时候我们见到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算是一个极端的实例,是在严重感染、休克、创伤及烧伤等疾病过程中,由于肺泡黏液渗出量增加以及肺泡和间质液清除受损、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泡上皮细胞炎症性损伤造成的弥漫性肺泡损伤,导致的急性低氧性呼吸功能不全或衰竭。黏膜纤毛器官、分泌的抗菌物质和细胞间连接的缺陷以及局部微生物群的变化,涉及广泛的病理,从遗传性囊性纤维化和睫状体运动障碍,到急性肺炎和香烟烟雾诱导的慢性阻塞性肺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