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2 分析的思路

6.1.2 分析的思路

如果说原子论观点对健康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的话,那么,结构主义方法论的指导意义也不可忽视。原子论认为原子本身不可能发生改变,原子在被纳入更大的单元时,只是采取简单的并列方式。元素(单质)的最终粒子称为简单原子,它们极其微小,是看不见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毁灭和再分割。它们在一切化学反应中保持其本性不变。同一种元素的原子,其形状、质量和各种性质都是相同的,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形状、质量和各种性质上则各不相同。每一种元素以其原子的质量为最基本的特征。不同元素的原子以简单整数比相结合,形成化学中的化合现象。化合物原子被称为复杂原子。复杂原子的质量为所含各种元素原子质量的总和。同一化合物的复杂原子,其组成、形状、质量和性质必然相同。

我们现在讨论的是复杂的人体结构,虽然机体是由最基本的原子组成,但用原子论方法研究机体健康行为,无疑有不见森林只见树木之嫌。在这里,我们能看到森林的形状及其组成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要,结构主义的研究方法为我们提供这方面的方便。它认为在整体中的任何部分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作为与其他部分相互关联的关键部分存在的。我们要讨论整体的性质时是从整体内相互依存的各部分的关系中寻找,亦即我们探讨健康时不是去身外寻找健康的根据,而是从身体某部分与其余部分的关系中体现健康。这样看来“一个结构是由若干个成分所组成的;但是这些成分是服从于能说明体系之成为体系特点的一些规律的。这些所谓的组成规律,并不能还原为一些简单相加和联合关系,这些规律把不同于各种成分所有的种种性质的整体性质赋予作为全体的全体。”[3]

众所周知,在生物演化过程中,不管物质在生命有机体内氧化还是体外燃烧,相等量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始终是相等的,只是前者反应不那么激烈,在恒温下进行,其终产物逐步形成的同时将所产生的能量贮存在相应的中间产物中,而后者则在直接产生终产物的同时释放大量的热量。我们先以1mol葡萄糖在体外燃烧为例,其终产物是二氧化碳(CO2)和水(H2O),此反应释放2803kj·mol-1的热量,而葡萄糖的生物氧化是在机体细胞中的原生质和线粒体内进行,该过程通过糖原酵解和三羧酸循环产生的代谢终产物依然是CO2和H2O,同时将体外产生相等量的能量贮存在ATP中,而ATP的生成也经过一系列的递氢、递电子过程的呼吸链来完成,大概需要30个酶促反应步骤,并且这些过程均在特定的位置上进行。这样看来任何特质的生物氧化不是像简单的燃烧反应那样直接的、在原子水平上的简单化合反应,而是在一定的结构内满足转换规则。依据这一规则,可以把结构中的某一部分或一种反应底物,转换成另一部分或另一种反应底物,或者将一部分与另一部分联系起来,这时整体的性质就会体现出来,因为我们已经知道的结构都是转换体系。

我们感知中的健康均以此为基础,如果我们身体中的各种反应过程顺利进行,那么我们的感觉、知觉、表象,乃至以这些心理过程为质料的思维得到的是整体的东西,而在理智中我们是健康的。这种主观上给人以混沌的整体感的健康观念,实则是以最基本的生物化学反应为基础的结构转换过程,这里如果我们在研究中试图寻找结构转换规则,那么我们就是正在进行结构分析,这是符合结构主义方法论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