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需求,发现选题

一 分析需求,发现选题

创新的逻辑起点是提出创新课题。只有那些直接用已有知识按常规难以解决的问题,才存在发明创造的必要,才包含着创新问题或创新课题。创新创业要寻找的问题很多,从哪里入手更有效呢?主要应从与人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的需求入手。全面、准确获取并分析用户需求是进行创新或进行产品设计的关键。

事实上,问题和需求是难以分割的,问题引导创新与需求引导创新本质上是一致的。问题是针对需求而言的,是一种对需求的直观表达。美国管理学家保罗对需求的定义做了系统的描述,如图2-2所示,他认为需求代表一种不平衡,是用户主观上对产品的期望状态与产品实际状态的差距。期望状态是主观领域的概念,是指用户主观上对产品功能的期望,它不仅包含用户对产品的功能期望,也包含对产品的设计约束期望。

图2-2 保罗的需求定义

保罗还从进化的角度对需求做了描述。他把需求分为实际需求(Actual Need)、可能需求(Possible Need)和理想需求(Valuable Need)。实际需求是需求的实际状态,是需求的现实状态;可能需求是现实需求的潜在状态,是实际需求的扩展;理想需求是主体思维对需求对象理想状态的要求。

日本学者狩野纪昭(Kano)也深入研究了需求,提出了基本需求、期望需求和兴奋需求这三个概念。所谓基本需求,是指用户认为产品必须有的属性或功能。期望需求要求提供新的产品或服务比较优秀,但不是必需的产品属性或服务行为,是用户希望得到的。市场调查时用户的需求都是期望需求。用户的期望是不断变化的,用户对产品期望也不断提高。兴奋需求是要求提供用户一个完全出乎意料的产品功能或者服务,使用户产生惊喜。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43年发表的《人类动机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需要层次论。这个理论的提出是根据三个基本假设:(1)人要生存,他的需要能够影响他的行为。只有未满足的需要能够影响行为,满足了的需要不能充当激励工具;(2)人的需要按重要性和层次性排成一定的次序,从基本的(如食物和住房)到复杂的(如自我实现);(3)当人的某一级的需要得到最低限度满足后,才会追求高一级的需要,如此逐级上升,成为推动其继续努力的内在动力。

马斯洛理论把需求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依次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交往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五类,如图2-3所示。

需要层次论为我们寻找需求提供了一个思考框架,比如,从生理或生存需要考虑,我们会想到人们有方便、辅助智能、随身带,多功能、灵活收放、舒适、提醒,帮助计算、遥控等等需求;从安全需要考虑,我们会想到人们有健康,防盗、防骗、治疗、救援、消毒,养生等具体需求。当然,马斯洛的理论毕竟是20世纪40年代提出的,可能不一定完全适合今天,如今人们的交往需求已经越来越下移成为基本需求,这一点从各种社交网和移动社交平台的风起云涌,就可以看出。

创业领域,人们常用痛点这个比较形象的词来表示问题和需求,比如“知乎”上给出的定义:对于产品来说,痛点,多数时候是指尚未被满足的,而又被广泛渴望的需求,有些情况下,也直接指代需求。痛点是机构、个人想解决而无法解决的难题,包括IT与研发、生产与工艺、战略与规划、市场与营销等方面的需求。一切困扰机构、个人,生产、经营、发展的问题,都可以成为痛点。

图2-3 马斯洛人类需求五层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