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矛盾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思路
发明创造活动的核心是解决问题。问题有不同的表述,如需求与现状的差异、困难、冲突、苦恼等等。由于矛盾一词比问题一词更为抽象、更尖锐,用矛盾来表述技术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可能更有普遍意义,它更能够说明问题的尖锐性和更能够使人理解问题,因此,矛盾成为TRIZ的核心概念。矛盾也就成了发明活动的核心和切入点。
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发明专利的研究发现,真正的有重大突破的发明往往都需要解决隐藏在问题当中的矛盾。TRIZ的逻辑起点是定义问题,因为只有定义好问题,才有可能去用TRIZ的工具加以解决。比如,遇到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如何提高产量?”“如何控制路灯开关?”若用40个发明原理,或许会得到一些启发,但很难得到具体的办法,需要将此具体问题转化为一个TRIZ问题,即转化为一个由矛盾表达的问题,从而应用TRIZ理论寻求标准解法,然后回到具体问题中,成为最初问题的具体解法。这样就产生了创新。
由于哲学讲的“矛盾”是一个较大的概念,唯物辩证法所说的矛盾就是客观存在的、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所固有的既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因素和倾向,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这里所说的矛盾与哲学所说的不同,比较类似于“相互冲突”“困惑”的含义。由于冲突无处不在,所以进行分类也是非常困难。有人将冲突广义地分为自然冲突、社会冲突及工程冲突。
TRIZ理论中,在冲突意义上将矛盾分为三类,即管理矛盾(Administrative Contradictions)、技术矛盾(Physical Contradictions)及物理矛盾(Technical Contradictions)。
(1)管理矛盾也称工作矛盾,就是当需要做某一件事,但又不知如何去做,即对现有工作不满引起的问题,是用现有知识按常规方法无法解决的问题。这种矛盾的提示力等于零,它没有提出应当向什么方向去寻求答案,因此,没有必要去特意揭示这种矛盾。管理矛盾需要转化为技术矛盾或物理矛盾,或利用TRIZ理论以外的其他方法来解决。
(2)技术矛盾,是指当用已知的办法去改善技术体系的一部分(或一个参数)时,该体系的其他部分(或其他参数)就要不可容忍地变坏的现象。
这类矛盾不仅仅局限于技术中,还存在于社会活动中,比如,一项政策、法规的实施会提高一部分人的福利,但其他人的福利则可能相对降低,就属于这类矛盾,这是一种广义的技术层次矛盾。这种矛盾存在于工作矛盾的深处。
(3)物理矛盾是由技术活动中再抽取出的一对尖锐对立的物理参数构成的矛盾,如冷与热,放大与缩小、聚合与分解等,这些参数之间的矛盾称为物理矛盾。
由于大部分的技术矛盾都是由具体的物理原因造成的,所以,物理矛盾就成为解决发明课题的本质所在。这与哲学讲矛盾的普遍性不同,世界是充满矛盾的,但不是每一对矛盾都能够还原成物理参数,比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等。当然,社会系统的矛盾参数尽管不是物理矛盾,但物理矛盾的解决方法会给解决社会矛盾以很大的方法论启示。
管理矛盾本身具有暂时性,而无启发价值。因此,不能表现出问题的解的可能方向,不属于TRIZ的研究内容。物理矛盾,技术矛盾是TRIZ的主要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