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形态分析法

二 形态分析法

形态分析法是根据形态学来分析事物产生创新设想的方法。其特点是把研究对象或问题,分为一些基本组成部分,然后对某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单独进行处理,分别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或方案,最后组合形成解决整个问题的总方案。这时会有若干个总方案,因为通过不同的组合关系得到不同的总方案。所有的总方案是否可行,必须采用形态学方法进行分析。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情报部门探听到德国正在研制一种新型巡航导弹,但费尽心机也难以获得有关技术情报。然而,火箭专家兹维基博士却在自己的研究室里,轻而易举地搜索出德国正在研制并严加保密的还是带脉冲发动机的巡航导弹。兹维基博士难道有特异功能?没有。他能够坐在研究室里获得技术间谍都难以弄到的技术情报,是因为运用了“形态分析法”的思考方法。

形态分析法是一种以系统搜索观念为指导,在对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综合基础上用网络方式集合各因素设想的方法。兹维基博士运用此法时,先将导弹分解为若干相互独立的基本因素,这些基本因素的共同作用便构成任何一种导弹的效能,然后针对每种基本因素找出实现其功能要求的所有可能的技术形态。在此基础上进行排列组合,结果共得到576种不同的导弹方案。经过逐一过筛分析,在排除了已有的、不可行的和不可靠的导弹方案后,他认为只有几种新方案值得人们开发研究,在这少数的几种方案中,就包含有德国正在研制的方案。

兹维基把形态分析法分为五个步骤:(1)明确地提出问题并加以解释;(2)把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基本组成部分,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定义,并且有其特性;(3)建立一个包含所有基本组成部分的多维矩阵(形态模型),在这个矩阵中应包含所有可能的总的解决方案;(4)检查这个矩阵中所有的总方案是否可行,并加以分析和评价;(5)对各个可行的总方案进行比较,从中选出一个最佳的总方案。

该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对一项“未来技术”(即形态模型中的一个总方案)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具有系统求解的特点。只要能把现有科技成果提供的技术手段全部罗列出来,就可以把现存的可能方案“一网打尽”,这是形态分析方法的突出优点。但同时也为此法的应用带来了操作上的困难,困难在于如何在数目庞大的组合中筛选出可行的新品方案。如果选择不当,就可能使组合过程的辛苦付之东流。当组合个数过多时,即总方案的个数太多时,第四步的可行性研究就比较困难。这种方法既可用来探索新技术,也可以估计出实现新技术的可能性,为探索未来描绘出一幅清晰的图画。

以包装方案创新为例。它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构成:A(图案);B(包装材料);C(主色调)。每个组成部分都可以分解出不同的形态,构成形态学矩阵。该形态学矩阵综合表中,若独立要素为A,B,C,对应的形态分别为3,6,4个,将这些形态进行组合构成一个整体,则理论上可综合出3×6×4=72个方案,见表4-2。例如,A1B2C4组合的方案,就是用塑料制成的有风景图案的主色为绿白色的包装方案。

表4-2 包装材料的形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