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性思维与颠覆性创新

五 颠覆性思维与颠覆性创新

颠覆性思维与颠覆性创新这两个词一度非常流行,也被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报告里。十九大报告提出:“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创新分为两类:一类是变革、连续、渐进式的创新,另一类是革命性、不连续、颠覆、激进、意外或蛙跳式的创新。产生颠覆式创新的思维就是颠覆性思维。

“要么与众不同,要么就被淘汰”“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竞争者拼命追赶却只能望尘莫及”“让消费者的期望值彻底颠覆”“领引整个行业开启一个新时代”……这类话语在今天随时可以听到,但是要实现这个就需要彻底改变或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认知模式,这就是颠覆性思维。美国青蛙设计公司的创意总监卢克·威廉姆斯在其著作《颠覆性思维》一书中,给出了颠覆性思维的思维导图,其过程是提出颠覆性假设,发现颠覆性商机,形成颠覆性创意,设计颠覆性市场方案,演示颠覆性方案,如图3-1所示。

颠覆性思维在互联网行业更加明显,原来的杀毒软件瑞星、金山、卡巴斯基等都是按年收费的,但是突然蹦出来一个人称红衣大主教的周鸿祎带着360出来了,杀毒软件、安全卫士都免费,这一来所有的杀毒软件厂商傻眼了,你不免费慢慢地市场份额就没有了,免费是找死,不免费是等死,只能跟进口到现在免费的360卫士和杀毒软件一统江湖,再也没有杀毒软件能跟它竞争了。360是靠着免费而获得大量用户,而这些用户就是盈利的资源,从赚用户的钱到赚广告费,这就是颠覆性思维和颠覆性创新。

对于商业模式创新而言,免费就是其最佳的代表,而来自用户体验上的创新产生的颠覆性的力量在互联网上最为常见。为什么免费的商业模式和来自用户体验上的创新会形成如此巨大的颠覆力量呢?其中的原因其实也不难理解,因为把很贵的东西变便宜,把收费的东西变免费这符合人性的需求,把复杂的东西变简单也是同样的道理。商业活动的本质就是让人性得到释放,颠覆性创新也不例外,归根结底都是如何更好地满足人性。

图3-1 颠覆性思维导图

同样,从人性的角度来看,人都有懒惰倾向,用户在选择产品的时候,目的其实很简单,那就是尽量可以不用脑子,不费力气,就能解决自己的问题,所以当我们把产品做得简单的时候,这反倒变成了产品的优势。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苹果为什么这么成功,可能有人会说,因为其庞大的产业链和生态系统。但实际上苹果将所有产品的用户体验都做到了极致,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苹果成功地撼动了微软的统治地位。所以只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发现那些产品里面还存在的痛点,还有哪些不够方便的地方,然后把它做得简单方便,就完全有可能做出一个颠覆式的创新。

“颠覆性创新”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在1997年出版的著作《创新者的窘境》(The Innovator's Dilemma)一书中提出,就在互联网泡沫最盛行的时候,这本书描述了电子商务如何威胁到现在的传统公司而成为畅销书。克里斯坦森认为,就算我们把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仍有可能错失城池,面对新技术和新市场,往往导致失败的,恰好是完美无瑕的管理。在破坏性创新、新市场和新价值网里,如果你仍然用旧的价值网逻辑来做,即使每件事情都做对了,也会面临失败。

埃隆·马斯克在创业过程中的思维就表现出很大的颠覆性。1971年6月28日他出生于南非,17岁离开南非到加拿大皇后大学,21岁他转学来到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1995年,毕业获得了物理学学士和经济学学士两个学位。后来到斯坦福大学攻读能源物理学博士,但他很快就离开了,和斯坦福大学众多辍学生一起,加入创业者的行业。

在2000年初,互联网泡沫最鼎盛的时候,马斯克将两家公司套现,前一家公司卖给了康柏,后一家卖给了eBay,其主要产品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Pay Pal。刚刚31岁,他就成了硅谷神话造就的又一个亿万富翁,个人资产达1.5亿美元。像尼古拉·特斯拉一样,马斯克进入每一个行业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重塑甚至颠覆某个行业,进而革命性的影响全人类的生活。比如,SpaceX的廉价航天器挑战了传统由国家体系把持的航天界,颠覆不仅仅因为可回收,而且足以证明该型火箭的电子系统十分强大,并且由此给全人类带来了企业化开拓空间资源的希望;Solar City的设想,是用融资租赁模式销售光伏电站,短时间内使数十万个家庭用上廉价的绿色电力,为人类的平价太阳能事业开拓新的路径。超级高铁(Hyperloop)作为马斯克最有创意的设想,或许是他最具野心的项目。2013年,马斯克提出超级高铁概念,行驶速度达到每小时800英里(约合1450千米)。而大家熟悉的特斯拉电动汽车,也不仅仅是一家整车企业,马斯克志在打造一个以电动汽车为核心的完整生态系统,包括电动汽车、电池及电池管理系统、充电站网络、车联网等,此系统的最终目标是将汽车这个人类重要的排放源电气化,使人类的交通出行完全零排放。如果再加上光伏和风电等新能源技术,马斯克的特斯拉,将彻底改变人类的出行和用能习惯。

2001年,柯达公司迎来了他们公司业绩最好的一年,公司上下无不欢欣鼓舞。不仅仅是因为这个业绩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而且这个好消息能够驱散他们的焦虑,人人都说数码相机的时代要来了,你看看我们今年的业绩有多好。其实,他们忘了问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什么业绩会那么好?因为这个行业不行了,已经衰落下去,其他公司或是无法继续生存死掉了,或是因为船小调头快离开了,他们所留下的市场份额自动地让出来,留下来的公司自然可以独占鳌头。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15年后,柯达帝国轰然崩塌。

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认知框架的囚徒而已,未来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障碍就是我们过去的成功,固化了我们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