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多向思维

一 多向思维

多向思维,也称发散思维、辐射思维、放射思维、扩散思维、求异思维,是指大脑在思维时呈现一种扩散状态的思维模式,它表现为思维视野广阔,思维呈现出多维发散状。人的发散思维,实际上是一种“思维迁移”能力。如果说一件事情是“树”的主干,那么它的枝丫、叶子、根茎等就是思维迁移的结果,迁移能力越强,自然枝丫、叶子、根茎等就越茂盛。

这里的迁移能力就是人本身在生活中积聚的见识和认知,这种积淀越深厚,迁移出来的深层认知就越正确,包含也就越广阔。迁移需要人思维的活跃性,因为有些事情没有显而易见的关系,需要联想、类比和想象力。发散思维的价值更多取决于人本身的阅历、经验和对生活、对人性的认知。发散思维本身是要借助于人的生活积淀和思维活力才能体现价值的。

那么思维如何发散呢?

人有维数思维惯性,习惯于由点成线,但是想不到由线成面,继而想不到由面成体。发散思维要求你从点到面,从平面化到立体化,学会上下、正反、前后、左右、内外思考。例如,各种立体设想就是这种发散思维的结果。

——立体绿化:屋顶花园,增加绿化面积、减少占地改善环境、净化空气;

——立体农业:间作,如玉米地种绿豆、高粱地里种花生等;

——立体森林:大乔木下种灌木,灌木下种草,草下种食用菌;

——立体渔业:网箱养鱼充分利用水面、水体立体开发资源(煤、石头)、开发产品。

从时间维度上就有现在、过去和将来。从事物的系统角度思考,还可以有很多的发散轴。例如,材料发散——以某个物品尽可能多的“材料”为发散点,设想它的多种用途;功能(用途)发散——从某事物的功能出发,构想出获得该功能的各种可能性;结构发散——以某事物的结构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该结构的各种可能性;形态发散——以事物的形态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某种形态的各种可能性;组合发散——以某事物为发散点,尽可能多地把它与别的事物组合成新事物;方法发散——以某种方法为发散点,设想出利用方法的各种可能性;因果发散——以某个事物发展的结果为发散点,推测出造成该结果的各种原因,或者由原因推测出可能产生的各种结果。

发散思维的基础是自由联想。所谓联想,是一种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形式,从一点想到另一点,通过“想”从记忆仓库中把记忆中的两个元素提取出来,再通过想象把它们“联”在一起,即形成“联想”。

例如,通过联想,任何两个概念词语都可以经过四五个阶段,借助联想建立起关系。例如,“木头”和“足球”,就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但我们可以进行如下联想:木头→树林→田野→足球场→足球。任何词语均可以同近10个词直接发生联想关系,第一阶段就有10次联想的机会(即有10个左右词语可供选择),每一个再有10个词语选择,第二阶段就有100次机会,以此类推,能够产生大量的联想。

联想主要有三种形式:

(1)相近联想:利用接近关系进行的联想。这种接近关系可能是时间和空间上的,也可能是功能和用途上的,还可能是结构和形态上的,等等。具体包括时间相近、空间相近、材料相近、附主派生、人的相近、使用范围相近等。

(2)相似联想:从事物的相似性上进行联想,具体包括形状相似、属性相似、功能相似。

(3)相反联想:任何事物现象都存在正反两个方面的性质,例如,室内—室外;封闭—透明;冷—热;上—下;等等。由一个事物或属性想到相反的事物或属性就是相反联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