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希望点列举法

三 希望点列举法

希望点列举法是从人们的美好愿望出发,通过列举希望来形成创新目标和构思,进而产生出选题方向和题目,同时解决问题,产生具有价值的创造发明。

与缺点列举法不同,希望点列举法是从正面、积极的因素出发考虑问题,凭借丰富的想象力、美好的愿望,大胆地提出希望点。实际上,许多产品正是根据人们的希望而研制出来的。例如,人们希望走路时也能听音乐,于是就有了“随身听”,这可能仅凭列举当时收音机的缺点无法想到。在电话刚出现的时候,美国创造学家艾可夫曾对贝尔发明的电话罗列了下列希望点:

(1)不需要用手,即可使用电话;

(2)只要想用电话,就能在任何场合使用它;

(3)不会接到错拨号码的电话;

(4)听到铃声就能知道是谁、从何处打来的,这样便可以不去接那些不想接的电话;

(5)如果拨电话给他人,遇到占线也不必挂断,待对方通话完毕后即可自动接上;

(6)当无暇接电话时,可以在电话里留口信告诉对方;

(7)能三个人同时通话;

(8)可以选择使用声音或画面。

事实上,我们当今所用的电话,正是早年艾可夫所希望的电话。他提出的希望如今均实现了。

希望点列举法的主要作用在于克服人类感性知觉不足的障碍,采用发散思维的方法,促使人们全面感知事物。与缺点列举法相比,希望点列举法更能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研究现有事物,且不受现有产品现状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允许有大胆的想象,因此,能够产生更有创造性的课题和创新设想。

希望点列举法的基础是想象力。想象是人脑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进行加工,从而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是人类特有的对客观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达到“思接千载”“神通万里”的境域。想象分为再造性想象、创造性想象和幻想。幻想和愿望、童话、儿童时候的想法、神话等,都是创新选题和创新设想的好素材。

例如,有人想象出能“变脸”的透明手机。这种手机看上去就像是一块透明的玻璃,上面以非常直观的方式反映出天气:晴天的时候,屏幕清晰得碧空如洗,万里无云;下雨的时候,屏幕又会呈水雾状;到下雪,那就更不得了了,屏幕会变得像是压着一层薄薄的雪,白皑皑的;要是刮风的天气呢?有人又大胆幻想,它满屏幕的小图标被“吹”得东倒西歪。

列举希望点时,一是从功能出发,在不改变原事物基本作用原理的前提下,针对事物不具备而又有所希望的方面,将希望点一一罗列,进行变换和创新。二是从缺点出发,针对现有事物的某些不足列举出希望点,并根据希望或理想,打破原事物概念的束缚,从全新的角度进行再创造。三是从想象出发,通过大胆想象来进行选题的列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