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创办与企业成长
创办企业可以选择独创,指创业者独立创办自己的企业,也可以选择合伙,指加入他人现有企业或与他人共同创办企业。还可以选择收购模式,即投资收购现成的企业,包括既有企业并购(经营成功企业并购、待起死回生企业收购)和购买他人智能(知识产权的收购、特许加盟)等方式。
独创的优势:产权为创业者个人独有,相对独立产权清晰;企业由创业者自由掌控,最大限度发挥个人才能;企业利润归创业者独有,无须担心他人分利;无须迎合其他持股者的要求,不受他们的干扰。劣势:创业者独自承担风险;探索性很强;创业资金筹备比较困难;财务压力大;个人才能的限制;缺乏优秀的管理团队。
合伙创办的优势:共担风险;融资较易;优势互补。劣势:产权关系不明晰,关系复杂;易产生利益冲突;易出现中途退场者;企业内部管理交易费用较高;企业发展目标不统一。
收购创办的优势:迅速进入;迅速扩大产品种类;选择性大;利用原有的管理制度和管理人员、技术,不必重新设计;采用被收购企业的分销渠道;获得被购企业的市场份额,减少竞争;获得被购企业的商标;廉价购买资产;迅速形成自己的财富生产能力,加快进入市场的速度。劣势:价值评估困难;失败率高;现有企业往往同它的客户、供给者和员工有某些契约关系或传统关系;转换成本高;选择收购对象是个难点;原有企业的包袱会随之而入。
公司设立的前期准备包括:组织公司股东;确定公司名称;确定公司地址;预定公司经营范围;确定股东的出资;确定组织管理结构;确定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制定公司章程等方面。其中较为重要的是公司章程的确立,公司章程是关于公司组织和行为的基本规范。公司章程是注册一家公司最主要的文件之一,它由股东共同制定,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由股东在公司章程上签名盖章。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经理具有约束力。公司章程的作用:一是公司设立的最主要条件和最重要的文件。二是确定公司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法律文件。三是公司对外进行经营交往的基本法律依据。
所谓企业成长,是企业内在素质提升、外部价值网络形成并优化、逐步在同行中形成竞争优势的过程。具体而言企业成长一方面是指质量的改善,另一方面指由于发展导致的规模扩大或数量的增加。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曾在《经济学原理》中将“企业成长”的过程类比作一个生态过程(大树原理),一系列内部变化导致成长体的个体发育及特征的变化。
他在书中写道:“许多新生树木夭折了,只有少数得以生存,它们一年比一年壮大,其高度每有增加,就可多得一些阳光和空气,终能耸然高出临近的树木之上……但是,迟早年龄是对它们有影响的……企业的发展原理也如此,许多大企业变为股份公司组织,逐渐丧失了其伸缩性和进步力量,以至于与新兴较小企业竞争时,它已不再完全处于有利地位了……”
就是说,创业企业的成长包括“质”和“量”两个方面。量的成长表现为创业企业规模与经营范围的扩大,包括生产结构专业化;经营业务多元化;组织结构集团化;市场结构国际化。在研究企业成长的文献中,超过80%的文献都以销售额作为成长的标志。质的成长主要表现为企业素质的提高,包括生产过程中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组织结构、经营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优秀企业文化的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