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逆向思维
从事物的相反方向思考,提出问题,展开思路,就是逆向思维。世界上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所谓“相反相成”“对立统一”,依照辩证统一的规律,将两种相反的事物结合起来,从中找出规律。这是发明创造中较为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逆向思维是超越常规的思维方式之一。按照常规的思路,思想会缺乏创造性,或是跟在别人的后面亦步亦趋。当你陷入思维的死角不能自拔时,不妨尝试一下逆向思维,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势,反其道而行之,会开辟新的境界。古希腊神殿中有一个可以同时向两面观看的两面神。无独有偶,我们中国的罗汉堂里也有个半个脸笑、半个脸哭的济公和尚。人们从这种形象中引申出“两面神思维”方法。
反过来考虑会怎么样呢?你可以试着把某事物的形态、性质、功能、结构反一反,或者把上与下、里与外、前与后、横与竖、方与圆、左与右、导电与绝缘、热与冷等矛盾的两个方面倒一倒,就会产生新的产品、新的功能、新的用途。
逆向思维,一般可以从原理逆向(如电生磁→磁生电);性能、性质逆向(如冷风扇→热风扇,透明家电);方位逆向(如提水桶从桶口进水→桶底进水);操作顺序逆向(如顺数计时法→倒数计时法)出发;从事物结构、形态等多种角度去反向思考、尝试研制,都可能带来新设想。如防撬弹子锁、汽车安全逃离装置等。人们在进行数学运算时,都是从低位算起,而史丰收却反其道而行之,从高位算起,不列算式,不用任何计算工具,一次报出答数,创造出速算法。电脑键盘上字母的排列不是按顺序而是无序排列,为什么呢?在19世纪70年代,由于材料和工艺还不成熟,打字机的字键在击打后弹回速度较慢,打字员击键速度太快,两个字键会绞在一起,要用手分开,会影响打字速度。肖尔斯公司是当时最大的打字机生产厂,经常因此收到投诉。但受材料的局限,无法再提高字键的弹回速度,工程师们伤透脑筋。正在一筹莫展之际,有个工程师利用逆向思维,他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打字员打字速度太快了,要把打字速度降下来,问题就解决了。但是如何能做到这一点呢?想来想去,只有把字母的排列打乱,于是,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字母排列。
超导体的发现也是逆向思维的结果。在18世纪,由于低温技术的限制,人们认为存在不能被液化的“永久气体”,如氢气、氦气等。1898年,英国物理学家杜瓦制得液氢。1908年,荷兰莱顿大学莱顿低温实验室的昂内斯教授成功将氦气液化,并通过降低液氦蒸汽压的方法,获得1.15~4.25K(-158.15~-268.9℃)的低温。1911年,昂内斯用液氦冷却汞,当温度下降到4.2K(-268.95℃)时,汞的电阻完全消失,他将这种现象称为超导电性,凭此发现他获得1913年诺贝尔奖。1986年,缪勒和柏诺兹发现一种成分为钡、镧、铜、氧的陶瓷性金属氧化物LaBaCuO4,具有高温超导性,临界温度可达33K(-240.15℃)。由于陶瓷性金属氧化物通常是绝缘物质,按照常规思维不可能成为超导体,因此这个发现的意义很大,缪勒和柏诺兹因此而荣获了198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除技术外,社会活动中逆向思维也被大量应用。公交车逃票惩罚办法是让逃票者执法,或者不是从惩罚上而是从奖励上解决问题。澳大利亚,公共服务业工会为维护工人合法权利常举行罢工,但公共服务与一般工厂不同,罢工会引起民众对工人的不满,而得不到社会支持。当引起民愤时,资方的腰板反而更硬了。这时,墨尔本的公交司机举行了一次形式相反的罢工,他们拒绝收取乘客的车费,让乘客免费乘车。这一方式民众欢迎,资方则感到压力巨大。
再如,从古今中外服装艺术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时装流行的走向常常受到逆向思维的影响。当某一风格广为流行时,与之相反的风格即要兴起了。如在某一时期或某种环境下,人们追求装饰华丽、造型夸张的服饰,以豪华绮丽的风格满足自己的审美心理。当这种风格流行大街小巷时,人们又开始进行反思,从简约、朴实中体验一种清新的境界,进而形成新的流行风格。现代众多有创新意识的服装设计师都利用了这种创作理念,即运用逆向思维的方法进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