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理想度法则

二 提高理想度法则

技术系统的理想度法则告诉我们,技术系统是朝着提高自身理想度的方向发展进化的。

理想度用公式表达:理想度=所有有用功能/(所有有害功能+成本)

按照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产品物理实体并不存在,也不消耗任何资源,但其所有有用功能都能实现的产品是最理想的产品,即所谓“功能俱全,结构消失”,也就是物理实体趋于零,功能却无穷大。如果这个无法做到,至少尽可能使物理实体自己解决遇到的问题,也是一种理想化表现。即理想化的最终结果意味着,首先,技术系统中的每个功能只需花费系统内部已有的资源,自我实现;其次,在技术系统中,仅仅在必要的位置和时间进行所需的操作。

例如,如何给鸡蛋加盖日期戳?

为了方便客户辨识鸡蛋的保质期限,通常需要给鸡蛋加盖日期戳。但是如何给鸡蛋加盖这一印戳呢?按照提高理想度法则,我们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思考:

问:本次给鸡蛋加盖日期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答:希望用户能够辨识鸡蛋的保质期限。

问:在本次设计中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解是什么?

答:在不需要外力,也不会对鸡蛋造成损害的条件下,鸡蛋会自动加盖日期戳。

问:本次设计中想要达成理想解的障碍是什么?

答:日期戳不会自动跑到鸡蛋上。

问:当设计中出现上述障碍后会造成什么后果?

答:由于日期戳不会自动跑到鸡蛋上,因此用户可能无法准确辨识鸡蛋保质期限,或者需要其他较为复杂的方法给鸡蛋加盖日期戳。

问:本次设计中要避免出现这个障碍的条件是什么?

答:有某种元素或者力量能够使日期戳跑到鸡蛋上。

问:要制造这些条件存在的可用资源是什么?

答:鸡蛋的生产加工人员、生产加工的其他物质技术条件。

通过上述的思考过程,基于理想化目标,有人设想,由工人的手指(或者手套)当印戳,当工人用手指碰触鸡蛋时,会自动给鸡蛋加盖当日的日期戳。

最理想的产品是发明家们追求的终极目标,但也许我们永远也达不到。所以,技术系统的理想度可以理解为它的定性特征,它反映了一个实际技术系统对于相应理想系统的近似程度。可见,理想化是推动系统进化的主要动力,也是主要的方向。提高技术系统理想度的法则,是技术系统进化的最基本法则;其他进化法则揭示了提高技术系统理想度的具体方法和途径。

与经典TRIZ中理想度不同,现代TRIZ理论以价值来取代理想度,即价值=功能/成本。功能和成本都是可以量化的,从而价值也可以量化。提高价值实际是S曲线进化趋势的子趋势,具体体现在S曲线的不同阶段,价值的提高方式也不一样。比如婴儿期,需要在提高性能的同时,降低成本;成长期,可以在大幅度提高性能的前提下适当增加成本;成熟期,可以在保持性能不变的前提下降低成本等。事实上,前面提到的向超系统进化、系统完备性进化、流增强进化、系统协调性进化等趋势都是属于提高价值进化趋势的子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