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缺点列举法

二 缺点列举法

缺点列举法就是通过发现、发掘现有事物的缺陷,将其具体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的方法。缺点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针对发现的缺点,可以提出具体课题,并有的放矢地提出改进方案,从而确定创新目标、获得创新发明成果。

缺点列举法的实质是发现事物的缺点,挑出事物的毛病。尽管世上万事万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存在着缺点,然而并非每一个人都能想到、看到或发现这些缺点。其中主要原因是人都有一种心理惰性,“备周则意惰,常见则不疑”。由于思维定势作怪,人们对看惯了或用惯了的事物,往往很难发现和找出它们的缺点。因此,安于现状,失去了创造的欲望和发明的机会,实际上也就失去了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创造力。

事实上,现有的产品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缺点,一是由于任何产品设计都是有局限性的。设计产品时,设计人员往往只考虑产品的主要功能,而忽视其他方面的问题。二是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一样,总是不断在改革中进步。有的产品从功能、效率、安全以及外观上落后了。缺点列举法鼓励人们积极地寻找并抓住事物不方便、不美观、不实用、不便宜、不安全、不紧凑、不省力、不耐用等各种缺点及不足,把缺点一一列举出来,然后针对不足之处开展发明创造,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但列举缺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一种事物的设计,最初也总是考虑到种种可能的缺点而设法避免的。因此对一种事物的缺点进行列举,首先要对这种事物的某些特点、功用、性能等,持一种“吹毛求疵”的看法,敢于质疑。只要我们处处留神,时时观察,产品的缺点是不难发现的。

缺点列举法实际是利用了否定思维,唯有对事物持否定态度,才能充分挖掘事物的缺陷,然后加以改进。其优点是集中精力、节省时间,容易取得显著效果,有时候只要找出原有事物的一个缺点并加以改进就能产生巨大效益。因此,运用缺点列举法,必须克服和排除由习惯性思维所带来的创造障碍,培养善于寻找缺点、追求完美的创新意识。

当然,由于缺点列举法大多是围绕原有事物的不足加以改进,通常不触及原有产品的本质和整体。它属于被动型创新方法,一般只适用于对老产品或不成熟的新设想的改造,从而使其趋于完善。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想要使得自己的作品更加完美,往往需要与更多的创新方法结合使用,例如希望列举法、组合法等。同时,针对列举缺点提出的创新设想,本身一定也有缺点,还要不断地进行改进。

缺点列举法促使人们列举出缺点,这些缺点不仅仅是反面启发产生发明课题,还可以从正面启发产生发明课题,这种方式也称为缺点逆用法。即面对缺点,反过来想一想,就有可能“利用缺点”为人类服务。世界上的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是对立的统一体。台风给人带来灾难,但如果把台风带来的雨水蓄入水库,可用来发电。煤焦油曾经是令人头痛的废弃物,如今却成了重要的化工原料。目前垃圾问题是许多城市的沉重负担,将来,垃圾处理工厂会成为很有发展前途的行业。事物的缺点能转化为优点,一方面是由事物的客观属性决定的,事物的这种客观属性是事物联系的一个环节,在其发展中必不可少;另一方面是由人的主观决定的,所谓有用无用都是人主观的限定。缺点逆用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巧妙地给缺点派上合适的用场,即巧用缺点;第二,将生活和工作中偶然碰到的“倒霉事”转化为“幸运事”,即把握机遇;第三,将人们的遗弃物转变为有用物,即变废为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