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认识融资
融资主要是指资金的融入,也就是资金来源,具体是指通过一定的渠道、采用一定的方法、以一定的经济利益付出为代价,从资金持有者手中筹集资金,满足资金使用者在经济活动中对资金需要的一种经济行为。狭义的融资仅指不同资金所有者之间的资金融通,即资金从资金供给方流向需求方。广义的融资还包括某一经济主体通过一定方式在自己内部进行资金融通。认识融资,具体要掌握如下方面。
第一,测算创业所需资金。建立企业需要测算固定资产投资,即企业要购买的价值较高、使用寿命长的东西。另外就是流动资金,即企业日常运转所需要支出的资金。固定资产包括:企业用地和建筑;设备。流动资金包括:原材料和成品储存费用;促销费用;工资;租金;电费、文具用品费、交通费等;其他费用。
第二,了解融资动机与偏好。创业企业融资有不同的动机,根本原因是为了企业的发展。其中内在动机有提高核心能力,扩大市场规模和份额,提高企业盈利能力。投资者有各种偏好,包括提供多少资金,在创业企业生命周期的哪个阶段投资,资本的成本或寻求的预期年回收率。创业者融资动机,应与投资者偏好、融资成本、融资风险以及创业企业的投资性等匹配。
第三,了解融资方式。从融资主体角度,创业融资的方式可以划分三个层次:
(1)外源融资和内源融资。外源融资,指企业从外部融入资金用于投资;内源融资,指企业依靠其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包括资本金(除股本)、折旧基金转化为重置投资和留存收益转化为新增投资。
(2)将外源融资划分为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直接融资,指企业作为资金需求者向资金供给者直接融通资金的方式,一般是指发行股票和债券等;间接融资方式,则是企业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向资金供给者融通资金的方式,一般是指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贷款等。
(3)对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再做进一步的细分。
第四,计算融资成本。融资成本包括融资的显性成本和隐含成本。显性成本就是创业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包括资金筹措和资金占用费)。隐含成本包括创业者融资时所出让的所有权份额、融资不成功所错失商机的机会成本和创业企业融资契约安排下的代理成本。创业的融资成本常常较高,首先,创业风险大,投资者要求的所有权份额高;其次,缺少抵押和担保,资金筹措费用较高;最后,创业者拥有创意,投资者有资金,融资的代理成本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