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创新远比商业模式创新有更大推动力
过去几年间,国内互联网创业浪潮汹涌,电商、O2O、共享经济和“互联网+”等各种商业模式纷纷出现,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面对庞大的用户群体,互联网公司竞相推陈出新,满足用户各类需求。互联网成为国民经济的一大引擎。我们为此而骄傲的同时,又不得不承认一个严峻的现实:支撑我们所有应用服务的底层基础技术大多属于发达国家巨头公司。
比如,支撑互联网的核心服务器技术被IBM和甲骨文等公司掌握;两大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分别属于苹果和谷歌公司;主流智能终端芯片更是被英特尔、高通等公司牢牢控制。
如今,全球市值最高的两大企业——苹果与谷歌,都是以强劲的科技创新为重要的推动力,不断吸引着来自全世界的顶尖科技人才。翻阅历史,谷歌上线之初,并没有有效的盈利模式。很快,工程师用业余时间开发出来的广告系统,让谷歌不到一年实现盈亏平衡,A轮2 500万美元融资还没有用完,就成功首次公开募股(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简称IPO)。科技创新对企业的驱动远远比商业模式创新来得更纯粹,力量更大。
尽管经济全球化让整个世界变得“平坦”,我们很容易利用巨头提供的底层技术服务,让我们的产品和服务开发更便利,同时我们不得不受制于人,在巨头的规则与体系里发展。
过去几年,风口论兴起,资本一路狂奔,着实推动了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国内互联网渗透率超过50%,各种各样的互联网服务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不过在互联网火热发展的过程中,却伴随着饥饿营销、烧钱补贴用户和以内容来抢占用户时间种种低价值的商业运营方式出现,未给整个行业的发展带来持续强劲的推动力。
主要由苹果、谷歌、高通等美国企业开发的技术创新助推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下一幕的核心元素必然是人工智能、物联网(IOT)、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一类前沿科技。在这个核心发力点上,阿里启动“NASA”计划,致力于机器学习、芯片、IOT、操作系统、生物识别这些核心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并且组建崭新的团队,建立新的机制和方法,吸纳全球科技人才,誓在下一次的机会来临前储备好核心科技。
全球企业都在积蓄力量,谋划未来。也许并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发展趋势,凡是以绝对的变革技术引领行业,都能成为领先者。人们仿佛看到十年前,第一代苹果手机发布,随即安卓系统发布,PC市场疲软,英特尔的风头被高通盖过。那么从现在起到接下来的十年,谁又能挑起新一轮的变革?唯有创新!底层技术服务创新可以让企业独领风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