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思维导图法
这是由英国著名心理学家东尼·博赞提出的方法。他在研究大脑的力量和潜能过程中,发现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在他的笔记中使用了许多图画、代号和连线。他意识到,这正是达·芬奇拥有超级头脑的秘密所在。在此基础上,博赞于19世纪60年代发明了思维导图这一风靡世界的思维工具。
思维导图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它简单却又极其有效。它主要是用图表的形式把思维的过程可视化表现出来,从而促进思维过程更全面,更系统,更高效。即强调把思维的过程“画”出来,“一幅图画抵得上上千个词汇”,人脑对图像的加工记忆能力大约是文字的1 000倍。
思维导图基于对人脑的模拟,能够增强使用者的立体思维能力(思维的层次性与联想性),这种模拟强化了联想功能,正像大脑细胞之间无限丰富的连接;增强使用者的总体筹划能力;增强使用者的超强记忆能力;让人的逻辑性、思维的清晰度、关键点的把握等能力更上一个层次。
思维导图可以被用于各个领域。例如,项目管理。思维导图能够帮助进行项目管理,可以针对项目,进行人员、资源、时间的上梳理,帮助我们进行条理性、系统性思考,更好地思考整个项目管理的各个环节。
思维导图的使用有如下步骤:
第一步:从白纸的中心开始画,周围要留出空白。从中心开始,会让你大脑的思维能够向任意方向发散出去,自由地、以自然的方式表达自己。
第二步: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思想。它可以让你充分发挥想象力。一幅代表中心思想的图画越生动有趣,就越能使你集中注意力,集中思想,让你的大脑更加兴奋!
第三步:绘图时尽可能地使用多种颜色。颜色和图像一样能让你的大脑兴奋。它能让你的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为你的创造性思维增添巨大的能量。
第四步:连接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枝,然后再连接主要分枝和二级分枝,接着再连二级分枝和三级分枝,依次类推。所有大脑都是通过联想来工作的。把分枝连接起来,你会很容易地理解和记住更多的东西。这就像一棵茁壮生长的大树,树杈从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发散。假如主干和主要分枝,或是主要分枝和更小的分枝以及分枝末梢之间有断裂,那么整幅图就无法气韵流畅!
第五步:用美丽的曲线连接,永远不要使用直线连接。你的大脑会对直线感到厌烦。曲线和分枝,就像大树的枝杈一样,更能吸引你的眼球。要知道,曲线更符合自然,具有更多的美的因素。
第六步:每条线上注明一个关键词。思维导图并不完全排斥文字,它更多的是强调融图像与文字的功能于一体。一个关键词会使你的思维导图更加醒目,更为清晰。每一个词语和图形都像一个母体,繁殖出与它自己相关的、互相联系的一系列“子代”。就组合关系来讲,单个词具有无限的一定性时,每一个词都是自由的,这有利于新创意的产生。而短语和句子却容易扼杀这种火花效应,因为它们已经成为一种固定的组合。可以说,思维导图上的关键词就像手指上的关节一样,而写满短语或句子的思维导图,就像缺乏关节的手指一样,如同僵硬的木棍!
第七步:自始至终使用图形。每一个图像,就像中心图形一样,相当于一千个词汇。所以,假如你的思维导图里仅有10个图形,就相当于记了一万字的笔记,如图3-10所示。
图3-10 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