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一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

2017年,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增加了一项极其有意义的创新创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结合的活动——“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这项与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同期举办的实践活动,由教育部组织,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承办实施。参加大赛的两批实践团分赴延安,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对接革命老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助力精准扶贫脱贫。实践团围绕“青春之歌”“红色记忆”和“筑梦踏实”三个主题,通过寻访梁家河、走访“八一”敬老院、参观革命旧址、聆听专题辅导、开展青年乡村创客沙龙、举办乡村创客高峰论坛,学习和感受当地的精神财富,实地了解老红军、下乡知青们伟大而艰辛的青春“创业”史,为创业青年提供了一次继承延安精神、涵养创业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思想政治教育机会。

2017年4月21日至24日,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首批实践团奔赴革命圣地延安,40余名来自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大赛获奖项目、四强项目团队成员和部分乡村创客代表参加了首批实践活动。2017年7月14日至17日,近100支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参赛队伍及“互联网+”行业创新创业青年领军人物在革命圣地延安会师,参加了这次实践活动。

在南泥湾,来自全国36个高校的150名实践队员重走长征路,实地感受了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艰难困苦。不仅如此,考察实践中,17个参赛项目与延安当地19个政府部门、学校、合作社、企业以及农户签订了43项落地合作协议,预计帮助建档贫困户不少于200户。10余个项目还与延安当地中小学、各区县青年驿站签订长期支教帮扶和电商服务培训协议,以实际行动助力精准扶贫工程。

2017年7月活动期间,由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业团队“小满良仓”负责人张旺发起,联合其他创业团队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汇报“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感受,表示要像青年时代的习近平那样,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和志向,把自己创新创业梦融入伟大中国梦,用青春和理想谱写信仰和奋斗之歌。

8月1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参加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大学生回信。回信全文如下。

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的同学们:

来信收悉。得知全国150万大学生参加本届大赛,其中上百支大学生创新创业团队参加了走进延安、服务革命老区的“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帮助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既取得了积极成效,又受到了思想洗礼,我感到十分高兴。

延安是革命圣地,你们奔赴延安,追寻革命前辈伟大而艰辛的历史足迹,学习延安精神,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意志品质,把激昂的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体现了当代中国青年奋发有为的精神风貌。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一批又一批德才兼备的有为人才为之奋斗。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目标。祖国的青年一代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希望你们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在创新创业中增长智慧才干,在艰苦奋斗中锤炼意志品质,在亿万人民为实现中国梦而进行的伟大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用青春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华彩篇章。

习近平

2017年8月15日

总书记回信在大学生中引热烈反响。他们表示,一定要向老一辈革命家学习,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脚踏实地,不忘初心,勇往直前。作为团队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的发起人之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级校友、“小满良仓”项目团队负责人张旺难掩兴奋,他说:“参观了梁家河,让我们深受教育、备受鼓舞,更坚定了我们青年‘创客’创新创业的梦想!我们要将延安精神融入自己的创业实践,用知识、技能服务老区人民,让‘互联网+电商’助力老区发展,以实际行动和实际成果为实现中国梦作出自己的贡献!”

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同学们更加感受到肩上担子的分量。青年学子表示,要像习近平总书记青年时代那样,立下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和志向,用知识和本领帮助老乡脱贫致富,用创业项目助推农村经济发展。此次“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实践活动,17个参赛项目与19个延安当地政府部门、学校、合作社、企业以及农户签订了43项落地合作协议,50余个项目达成落地意向。

在2018年第四届“互联网+”大赛上,大赛组委会重新设计了比赛的赛道(比赛类别),除主赛道和国际赛道外,还设了“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设金奖10个、银奖30个、铜奖160个,设“乡村振兴奖”“精准扶贫奖”等单项奖若干项。

在大学生中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具有如下特点和教育意义。

第一,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从根本上说是大学生的公益创业活动,它以青年为主体,造就一支敢闯会创的队伍;以红色为主题,上了一堂全国最大的高校思政课;以筑梦为主旨,将青春梦融入伟大的中国梦,激发大学生创新精神、增强大学生创业能力、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事业。每一次的活动对接,都能促成一批参赛项目与当地的政府部门、学校、合作社、企业以及农户签订落地合作协议,实现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这些创业项目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将大学生科研产品转化成公益服务,并与创新、创意、创业有机结合,通过整合各界资源推动创新解决社会问题,承担社会责任。

第二,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参赛项目多是从社会问题出发,以社会价值为导向,着力解决农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问题。当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互联网+农业”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而农业在发展中也确实存在着大量的问题需通过技术手段去解决。“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大学生创业项目就是从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电商兴农、教育兴农等多个领域带动农业社会问题的解决和完善。

第三,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参赛项目确实为解决社会问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活动参与项目要求大学生能够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方面进行对接解决农业发展各领域的现实问题,以科研智力培育农业新产品、新服务,推动农业的转型升级,带动农产品的保量增量、保质增质和保值增值,助力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解决了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农产品保鲜、农业饲料高效率利用等领域的问题。

第四,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参赛项目以“互联网+农业+公益”的创新型运营模式,吸引政府、单位、企业和其他社会资金的投入,并致力于整合贫困地区的自然资源和公益资源,将资源转化成产品并最后升级成物质积累,力求实现创业项目效益和社会效益,完成创业项目的赢利,实现自我造血功能,保证持续发展和运营,在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为深远目标的奋斗中弘扬社会正能量。

由此可见,大学生“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和竞赛是典型的大学生公益创业实践活动,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基于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主动谋求公共利益的满足与维护,动员社会资源,解决或改善农业发展问题的典型体现。

由同济大学参加,临沂大学负责的“青年红色筑梦”实践项目“‘第一书记’助手”,经过不断实践打磨,已经成为一个有影响的创业项目。该项目理念是引导青年学子结合专业知识,以创新创业项目的形式,为第一书记帮扶工作提供志愿服务,促进农业农村新旧动能转换,为乡村振兴战略做贡献。在助力帮扶工作中,向第一书记学习,践行跟党走为人民服务的初心,提升农村新旧动能转换能力,丰富“青山绿水”的幸福奋斗形式,将新时代大学生的智力与农民群众的智慧相融合,谱写沂蒙精神与时代发展的新篇章。临沂大学一直将沂蒙精神融入育人过程,连续6年承办山东省“第一书记”培训任务,以“为沂蒙服务”为己任,具有“师生走沂蒙”传统的临沂大学的专业设置、课题研究具有浓重的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色彩。团队策划了临沂农副产品品牌及品牌营销溢价;为沂蒙义工组织做过农村贫困户土特产品信息平台咨询服务;乡村社会实践中体验到了农民对土地深情的眷爱,对党无比的热爱;农村考察中体验到了帮扶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任务的紧迫;创立了“挂枝树鸡”“挂职黍稷”“第一蔬寄”“第一书急”等帮扶品牌。

该项目在第四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决赛中获得“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金奖,并被推荐参加全国的总决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