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思维的实践运用
提到设计思维,自然要提到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Hasso Plattner Institute of Design at Stanford,简称D.School)。作为世界领先的设计学院之一,D.School的大名是每一个喜欢设计的人都应该有所耳闻的。2004年,斯坦福大学的机械工程系教授大卫·凯利(David Kelley)创立了D.School,相比于其他设计学院特别的地方有三点:第一,它在硅谷,与硅谷各种传奇故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二,与斯坦福的商学院关系密切。D.School的同事称:“斯坦福商学院的同僚在和别的商学院的人吹牛的时候都会说,你们做的事情我们都会做,而我们还有D.School,我们会设计思维。”第三,有一套通俗易懂的理论基础作为行为准则,也就是设计思维理论与方法。
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设计思维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从传统的设计方法论里面演变出来的。一般最简单的产品设计思路主要有四步:发现需求(Need-finding)、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打造原型(Prototyping)、测试(Testing)。而设计思维强调设身处地去体验客户需求,所以它就多了一步,并重新定义了传统步骤:第一步:同理心(Empathize)—洞察感受;第二步:下定义(Define)—发掘洞见;第三步:萌发创意(Ideate)—头脑风暴法;第四步:做模型(Prototype)—打造原型;第五步:测试(Test)—体验测试,如图12-7所示。
图12-7 设计思维的过程
按照这个过程,设计思维可以被定义为,它是以同理心透过深度观察(实体与研究)来挖掘使用者的洞见——潜在需求,着重以人为本,整合可运用的科学技术以及商业计划的一种创新方法。其理念是:以人为本、解决问题、协调创新、迭代试错、视觉呈现、不批评、快速模型。以人为中心;做中学——用手思考;行动导向——快速失败,快速成功;注重创新——创造力自信;以项目为基础的穿梭式协作、自组织协作;用户至上,注重反馈;意义领引——情感联结——体验营造(体验为王)——内外相应;换位思考(充分了解设计服务对象的感受和需求);实验主义(动手实现创意,启发思考);善于合作(跨职能的通力合作);乐观主义(无论问题多难,至少有一个潜在的解决方案优于现行方法)。
除了在具体步骤上的创新,设计思维所强调的另一点是视觉思维。早在1973年,罗伯特·马金(Robert Mc Kim)的《视觉思维的经验》(Ex periences in Visual Thinking)就讲了视觉化在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设计思维第三个区别于传统设计思维的是它关注社会问题。学习和落实设计思维的人在做每一个项目的时候都要考虑做出来的东西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在解决社会问题和商业运营之间取一个平衡,这一点贯穿于整个设计思维过程。
例如,D.School最引以为傲的产品是“襁褓保温箱”(Embrace Warmer),是斯坦福的学生上完一系列设计思维课程和工作坊之后的一个结果。在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地区和欠发达国家,很多早产儿在生下来的那几天因为没有条件在医院里得到照顾来保持体温而夭折,而早产儿夭折的案例里,有98%是这个原因。D.School的学子就这个问题开发了“襁褓保温箱”,帮助了许多欠发达国家的家庭。
简而言之,设计思维=传统设计思维方式+视觉化思考+社会化思考。
设计思维的价值不只局限在创意产业,或负责产品设计的工作者。事实上,用设计思维来解决需要多方考虑的抽象问题时,往往能发挥强大的功效,例如,提升顾客对旅馆的经验感受,鼓励银行客户存更多钱,或为公益广告铺陈感动人心的叙述。设计思维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以解决各样的议题与关怀,从如何在发展中国家递送干净的饮水,到如何提升机场维安和微额融资的效率等等。全球顶尖的设计咨询公司IDEO的首席执行官蒂姆·布朗200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发表文章中说:“像设计师一样思考,不只能改变开发产品、服务与流程的做法,甚至能改变构思策略的方式。”IDEO在早期致力于产品设计开发。无论何种产品,总是由了解终端用户开始,专注聆听他们的个人体验和故事,悉心观察他们的行为,从而揭示隐藏的需求和渴望,并以此为灵感踏上设计之旅。IDEO发现,这样的方式同样可运用于产品之外领域的创新,无论是服务、界面、体验、空间还是企业转型。无论是何种创新,都是来自三个方面的最佳结合点:用户的需求性、商业的延续性以及科技的可行性。IDEO作为现今全球最大的设计咨询机构之一,将设计思维的核心思想,贯彻落实到了IDEO的工作当中并成功商业化。
谷歌(Google)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产品设计方法——设计冲刺(Design Sprint),这是一种包含六个阶段的产品设计方法,用于解决关键业务问题。它源于IDEO和斯坦福大学D·School的设计思维,后经由谷歌于2009年3月成立的风险投资基金(Google Ventures)改善,且于其内部实践并广受欢迎。
Design Sprint的流程(过程)共包含六个阶段。第一步,理解(Understand):理解要为用户解决的问题;第二步,定义(Define):明确产品策略;第三步,发散(Diverge):探索实现方案;第四步,决定(Decide):确定设计方案;第五步,原型(Prototype):构建产品原型;第六步,验证(Validate):验证产品原型。
设计的存在是为满足需求,其源头是对潜在需求洞察,设计产出是有形和无形的解决方案。设计思维所追求的思维过程是从0到1,或者从问号到收益,也即从问题到价值产出。任何设计在本质上都为了解决问题,传统商业思维也是从问题出发思考,但其解决问题方式是直线的,即问题→找答案→逐一评估→选择最佳答案。以往常用的波士顿矩阵,鱼骨图、SWOT分析等都是基于这种思维模式,强化理性逻辑和左脑思维,而设计思维是主观的、经验的、以人为本的。传统商业思维和设计思维的不同之处见表12-2。
表12-2 传统商业思维与设计思维的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