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目 录

《水能动力工程新技术》编委会

前言

设计选型

水轮机稳定运行范围探讨

1 问题的提出

2 目前遇到的主要问题

3 水轮机稳定运行范围的调整方法

4 稳定运行范围调整对电站运行的影响

5 结论

向家坝水电站水轮机主要参数选择

1 概述

2 比转速和比速系数

3 最优单位转速和限制工况单位流量

3.1 单位转速

3.2 单位流量

4 水轮机效率

5 装置空化系数

6 小结

虎跳峡水电站水轮机参数初步选择

1 概述

1.1 电站概况

1.2 电站主要参数

2 装机容量与机组台数

2.1 装机容量

2.2 单机容量和装机台数

3 水轮机目标参数选择

3.1 参数选择的主要思路

3.2 模型参数选择

3.3 水轮机装置空化系数

3.4 水轮发电机同步转速

3.5 原型水轮机参数

向家坝水电站水轮机主要结构研究

1 转轮

1.1 叶片叶型

1.2 叶片数

1.3 转轮刚强度与叶片应力

1.4 转轮结构、材料和加工工艺

2 座环

2.1 座环型式

2.2 座环结构

3 蜗壳

4 导叶和导叶操作机构

4.1 导水机构及导叶相对高度

4.2 导叶

4.3 导叶操作机构

5 尾水管

黄河龙口水电站水轮机参数初步选择

1 电站基本概况

2 龙口水电站水轮机参数选择

2.1 比转速

2.2 水轮机模型转轮初选

2.3 水轮机真机参数

2.4 水轮机抗磨蚀综合治理措施

3 结束语

挂治水电站机型比选

1 机组参数比较

2 机组制造难度

3 运行维护比较

4 工程量比较

5 两种机型机组投资比较

6 能量经济比较

7 结论

中小型水电站水轮机选型设计体会

1 前言

2 中小型水轮机设计选型的方式和方法

3 交界水头段的水轮机的型式选择

3.1 灯泡贯流式水轮机和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3.2 轴流式水轮机和混流式水轮机

3.3 水斗式水轮机与混流式水轮机

4 中小型调峰电站水轮机的参数选择

4.1 额定水头的选择

4.2 水轮机出力裕度

4.3 水轮机的运行稳定性

5 水轮机选型设计与机组招标采购

6 结束语

玛河一级水电站水轮机选型

1 概况

2 电站基本参数

3 玛河泥沙特征

4 磨蚀

5 径流

6 机组选型

6.1 选型措施

6.2 选型参数

7 机型选择理由

8 水轮机主要参数

9 结束语

碗米坡水电站机组主要参数和结构特点

1 前言

2 机组主要参数

2.1 水轮机主要参数

2.2 发电机主要参数

3 主要结构特点

3.1 转轮

3.2 座环与蜗壳

3.3 导水机构

3.4 水轮发电机轴系结构

4 结束语

蓄能机组

张河湾电站水泵水轮机模型验收试验及主要水力性能分析

1 概述

1.1 工程概况

1.2 运行水头(扬程)

1.3 机组主要参数

1.4 水泵水轮机模型验收试验主要内容

2 模型水泵水轮机主要验收试验结果

2.1 水泵水轮机比转速

2.2 水泵水轮机效率

2.3 水泵水轮机功率

2.4 水泵水轮机压力脉动试验结果

2.5 模型水泵水轮机空化试验结果

2.6 水泵水轮机四象限特性验收试验结果

3 模型水泵水轮机性能分析和建议

3.1 水泵水轮机比转速

3.2 水泵水轮机效率

3.3 空化性能

3.4 压力脉动性能

3.5 水泵充水启动

3.6 水泵水轮机S形特性

桐柏电站水泵水轮机模型验收及主要水力性能分析

1 概述

2 电站及机组的主要参数

2.1 水头(扬程)

2.2 功率

2.3 机组主要参数

3 水泵水轮机的性能

3.1 最优效率

3.2 水轮机工况加权平均效率与保证值的比较(见表1)

3.3 水轮机工况额定出力和最大出力的验收(见表2)

3.4 水泵工况最小流量、最大入力和加权平均效率等的验收(见表3)

3.5 水泵水轮机空化特性

4 水泵水轮机压力脉动验收试验

4.1 水轮机工况压力脉动验收试验

4.2 水泵工况压力脉动验收试验

5 全特性(四象限特性)验收试验

6 对模型的主要水力特性的初步评价

6.1 比转速nq和ns

6.2 加权平均效率ηCP

6.3 空化特性

6.4 压力脉动

7 结束语

宜兴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和辅助设备设计

1 概述

2 电站和机组主要参数

2.1 水位

2.2 库容

2.3 水泵水轮机参数

3 水泵水轮机主要结构

3.1 转轮

3.2 主轴

3.3 主轴密封

3.4 导轴承

3.5 座环

3.6 蜗壳

3.7 顶盖

3.8 底环

3.9 导水叶和导水叶操作机构

3.10 尾水管

4 水泵水轮机附属设备

4.1 调速器

4.2 进水阀

5 水力机械辅助设备系统设计

5.1 技术供水系统

5.2 渗漏排水系统

5.3 机组检修排水系统

5.4 低压压气系统

5.5 中压压气系统

5.6 透平油、绝缘油系统

5.7 电站水力监测系统

黑麋峰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吸出高度选择

1 概述

2 电站基本参数

2.1 水能参数

2.2 机组主要技术参数

3 水泵水轮机的空蚀限制条件

4 影响水泵水轮机空化性能的主要因素

4.1 比转速对水泵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

4.2 水头及其变幅对水泵水轮机空化性能的影响

4.3 其他因素

5 本电站水泵水轮机吸出高度取值分析

5.1 参考统计经验公式分析

5.2 参考设备制造厂统计分析

5.3 参考类似电站分析本电站吸出高度值

6 结论及意见

参考文献

抽水蓄能机组失步导叶对相邻及相隔导叶水力矩的影响

1 概述

2 问题的提出

3 验证试验

4 结论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水泵水轮机比转速与同步转速选择分析

1 概述

2 比转速分析

3 同步转速选择

3.1 同步转速分析及方案拟定

3.2 主要参数比较

3.3 技术经济比较分析

4 结论

参考文献

Raccoon Mountain抽水蓄能电站发电电动机的改造

1 概述

2 解决方案

3 斜结构部件设计原理

4 带斜结构部件的定子机座

5 带有斜结构部件的定子在Raccoon Mountain发电电动机的应用

6 对原电机的修改

7 安装

8 第一台交付的机组的试运行

9 结束语

贯流机组

大型灯泡机组最新发展趋势

1 发展概况

2 技术进步

3 设计优化

3.1 单位流量Q11选择

3.2 额定转速选择

3.3 吸出高度与安装高程

3.4 参数水平

3.5 效率修正

4 结束语

沙坡头贯流式机组及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1 概述

1.1 工程概述

1.2 技术参数

1.3 问题提出

2 机组性能参数确定

2.1 水轮机额定水头(Hr=8.70m)

2.2 机组额定转速选择

2.3 水轮机、发电机能量指标及检验

2.4 空蚀性能及安装高程确定

3 机组结构设计

3.1 总体结构设计

3.2 水轮机结构设计

3.3 发电机主要部件结构

4 机组的稳定性

5 水轮机抗泥沙磨蚀保护措施

5.1 转轮及叶片

5.2 转轮室

5.3 导叶

5.4 止漏环及主轴密封

5.5 内、外配水环

6 调度运行

7 结束语

长洲电站水轮机主要部件结构特点

1 水轮机型式和说明

2 水轮机结构特点

2.1 管形座装配

2.2 流道盖板装配

2.3 导水机构装配

2.4 主轴

2.5 转轮装配

2.6 受油器

2.7 水导轴承

2.8 主轴密封

3 结束语

贯流式水轮机导叶传动系统的设计概述

1 概述

2 导叶接力器的单、双作用操作特点

2.1 作用原理

2.2 结构及功能比较

3 导叶传动系统操作计算

4 保护装置临界设计力的选取原则

4.1 卡住导叶的强度允许值对临界设计力值的影响

4.2 卡住导叶的个数对机组安全保护的影响

4.3 主动力的匹配问题

5 结束语

论广西乐滩水电站水轮机座环倒置装配翻身方法

1 概述

2 乐滩水电站水轮机座环介绍

3 乐滩水轮机座环安装方案

4 乐滩水轮机座环倒置装配翻身方法

常见导叶安全保护装置在贯流机组上的应用

1 设计原理

2 可靠性分析

3 保护功能

4 安装要求

5 成本比较

6 结论

对小型灯泡贯流式机组的几点探讨

1 对快速闸门作为机组防飞逸措施的探讨

2 对事故停机转速整定值的探讨

3 对机组不能满负荷出力的探讨

3.1 设计方面

3.2 施工方面

3.3 生产制造方面

结构设计

大中水轮机转轮叶片测绘方法及整型

1 水轮机转轮叶片现场测绘整形的意义

2 水轮机转轮叶片测绘方法的简单介绍

2.1 混流式水轮机转轮叶片测绘

2.2 轴流式水轮机转论叶片的测绘

3 水轮机转轮叶片现场测绘整形的效果

4 新测绘方法的研究

4.1 对研制新测绘仪提出的技术要求

4.2 开展研究情况的简单介绍

5 结束语

参数化设计在水轮机结构设计中的应用

1 概述

2 参数化设计和传统设计的比较

3 参数化设计所使用的工具

4 参数化设计的应用

5 参数化设计的功能延伸

6 与有限元计算软件的模型共用

彭水水轮机水力设计与结构设计

1 电站概况及机组主要参数

2 水力设计

2.1 蜗壳设计

2.2 双列叶栅

2.3 转轮

3 模型试验

3.1 效率和出力试验

3.2 空化试验

3.3 飞逸转速试验

3.4 压力脉动试验

3.5 水推力试验

4 机械设计特点

4.1 座环

4.2 蜗壳

4.3 机坑里衬

4.4 导水机构

4.5 主轴

4.6 转轮

4.7 导轴承

4.8 主轴密封

4.9 尾水管

4.10 接力器

4.11 排水阀

4.12 主轴中心补气阀

4.13 测量仪表

4.14 顶盖排水

4.15 机坑环形吊车

5 结束语

新疆恰甫其海水电站水轮机设计制造中的几个问题

1 水轮机转轮

1.1 叶片重量与型线误差

1.2 转轮进出口安放角

1.3 转轮静平衡试验问题

2 导水机构

2.1 摩擦装置

2.2 底环扩孔问题

2.3 导水机构厂内预装

3 主轴、水导轴承与主轴密封

3.1 主轴

3.2 水导轴承

3.3 主轴密封

4 埋设部件

4.1 蜗壳厂内预装

4.2 问题处理

4.3 3号机蜗壳工地焊缝坡口开反

5 结束语

宝兴水电站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结构特点

1 电站概况

2 水轮机基本参数

3 高水头混流式水轮机的发展趋势

4 水轮机的主要结构特点

4.1 长短X形叶片转轮

4.2 导水机构

4.3 主轴密封

4.4 水轮机导轴承

4.5 主轴

4.6 埋入部分

5 结束语

浅析龙滩水电站机组推力轴承布置位置

1 电站概况

2 水轮发电机组基本参数

2.1 水轮机主要技术参数

2.2 发电机主要技术参数

3 大型机组实例分析

4 推力轴承布置方式及其优缺点

4.1 布置在顶盖上

4.2 布置在承重下机架上

5 推力轴承布置方式对龙滩工程的影响

5.1 推力轴承位置对机组的影响

5.2 推力轴承位置对厂房布置的影响

5.3 水压脉动对推力轴承的影响

6 结束语

基于转子轴承系统的水轮机主轴的分析计算

1 前言

2 原理

2.1 振动相量图

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3 应用实例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浅析黄龙滩水电站扩建工程发电机设计特点

1 概述

2 发电机整体布置的型式

3 结构设计

3.1 上机架和定子机座

3.2 下机架

3.3 转子支架

4 一些改进

4.1 定子铁芯

4.2 线棒的固定

4.3 基础的设计

4.4 浮动磁轭

4.5 金属塑料瓦及弹性油箱

4.6 有效冷却

5 结论

安装运行及改造

关于水轮发电机组的振动

1 引水系统水力共振

2 机组振动

2.1 水力激振力

2.2 不平衡力引起的振动

2.3 发电机的极频振动

南桠河一级水电站水轮机大修间隔计算分析

1 概述

1.1 流域概况

1.2 电站基本参数

2 大修间隔计算分析

2.1 选定类比电站

2.2 过机单位含沙量泥沙磨损能力综合系数计算

2.3 南桠河一级电站水轮机的磨损程度及大修间隔估算

3 结论

浅谈中小型立式水轮发电机组安装方法

1 基本情况

2 水轮机蜗壳就位安装

3 机组下机架和发电机定子安装

3.1 测量检查

3.2 下机架安装

4 机组轴线检查与调整盘车

4.1 盘车前准备工作

4.2 相对点和全摆度

4.3 净摆度和轴线的倾斜

4.4 产生摆度的原因

4.5 最大摆度值计算和最大摆度方向的确定

4.6 记录、分析和刮垫

4.7 处理法兰结合面时需刮削或加斜垫的最大厚度

4.8 盘车中的异常现象及主要原因

5 间隙确定

6 调速器安装

新疆喀什栏杆水电站前池改造

1 引言

2 进水闸改造

3 进水闸与压力前池连接段的改造

4 前池进水室改造

5 结束语

超低水头小型机组若干问题与“机闸一体”成果

1 存在问题

2 “机闸一体”成果

泵与泵站

双向贯流泵叶轮设计与装置模型试验分析

1 双向叶轮的设计

1.1 双向叶轮设计思路

1.2 双向轴流叶轮设计奇点分布法

1.3 双向叶轮设计计算实例

2 双向泵模型试验

2.1 试验成果

2.2 试验成果分析

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加快泵站技术改造创新步伐促进除涝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

1 除涝、灌溉泵站存在的主要问题

2 泵站技术改造措施

2.1 现场调研及综合规划

2.2 现场测试并对泵站的技术状况作出分析判断

2.3 合理选择机型

2.4 恢复设备原有性能

3 实例

3.1 泵站技术改造综合措施

3.2 效益分析

4 结论

潜水泵在塘沽引潮三站的应用

1 工程概况

2 水泵选择

2.1 基本参数

2.2 水泵台数

2.3 水泵型号

2.4 方案确定

3 潜水泵的结构特点

4 结束语

真空破坏阀断流型式研究综述

1 前言

2 《江都排灌站》关于真空破坏阀断流经验总结

2.1 关于真空破坏阀结构型式和驱动力改进研究

2.2 关于真空破坏阀装置位置改进研究

2.3 关于真空破坏阀通风面积的研究成果

3 展望真空破坏阀断流形式完善

4 结束语

模型试验

株洲航电水轮机模型验收中的空化和压力脉动测试问题

1 电站装置空化系数的定义及影响分析

2 压力脉动峰峰值的确定方法

3 压力脉动波形的滤波问题

4 结论

参考文献

水轮机模型试验压力脉动测量时值得注意的若干问题

1 引言

2 水轮机压力脉动传感器的选用

3 水轮机压力脉动传感器的安装

4 试验前传感器的检查

5 干扰信号的排除

5.1 检查为传感器提供电源的稳压电源

5.2 检查信号线

5.3 检查地线

5.4 检查传感器的绝缘

5.5 检查接线端子和信号线的屏蔽

6 动力设备通电后和开机前信号的检查

7 试验过程中的监测

8 结论

水力机械模型试验通用试验程序的编制

1 概述

2 计算机数据采集系统

2.1 低速数据采集系统

2.2 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3 菜单主要界面

4 试验采集命令区

4.1 试验开始

4.2 数据采集

4.3 暂停试验

4.4 标注空化系数

4.5 压力脉动试验

4.6 查看曲线

4.7 拟合曲线

4.8 取消拟合

4.9 修改数据

4.10 保存试验结果

5 试验程序功能的要求

5.1 空化试验

5.2 压力脉动试验

5.3 飞逸试验

5.4 效率试验

5.5 校核试验程序

5.6 出力保证试验说明

5.7 蜗壳压差试验说明

5.8 试验点编号

6 数据库要求

7 结论

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全系统瞬变流并行计算研究

1 瞬变流计算的并行性分析及其实现

1.1 瞬变流计算并行性分析

1.2 并行算法评价

1.3 瞬变流并行计算实现

2 计算及分析

3 结论

参考文献

混流式水泵水轮机转轮双向流动优化设计研究

1 基于获取双向流动信息的可逆转轮优化设计模型

1.1 双向流动计算基本方程

1.2 优化参量

1.3 目标函数

1.4 数值解法

2 双向流动优化设计算例

3 结论

参考文献

过渡过程

三峡地下电站变顶高尾水洞水力过渡过程分析中若干问题的研究

1 概述

2 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

3 变顶高尾水洞水力过渡过程计算中主要几个问题分析

3.1 导叶关闭规律的优化

3.2 设置阻尼井的必要性及其直径的优化

3.3 大波动工况下的变顶高尾水洞洞内水流状态和洞顶压力变化过程

3.4 变顶高尾水洞的底坡和顶坡优化

4 结束语

向家坝水电站水力过渡过程复核计算分析

1 计算资料

2 复核计算

2.1 计算软件说明

2.2 导叶关闭规律

2.3 复核计算成果

2.4 复核计算成果分析与建议

3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乌江彭水水电站变顶高尾水系统水力过渡过程分析研究

1 概述

2 电站主要参数和基本资料

3 计算工况的选择

4 调节保证计算结果

4.1 直线关闭调节保证计算

4.2 分段关闭调节保证计算

4.3 机组小波动计算

4.4 尾水闸门井涌浪计算

5 计算结果分析

6 解决机组直线关闭时调保参数偏大的方案分析

6.1 方案2(进水口下移优化方案)

6.2 方案3(在方案2基础上增设调压室方案)

6.3 方案4(增大洞径方案)

6.4 方案5(隧洞交叉方案)

6.5 水力过渡过程计算结果对比

6.6 技术经济分析与比较

7 结论

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机组过渡过程计算分析

1 概述

2 计算资料

2.1 枢纽电站主要参数

2.2 输水系统布置

2.3 调速器参数

3 计算主要采用的数学模型

4 计算采用的工况

4.1 计算工况选取原则

4.2 计算工况的选取

5 计算结果

5.1 导叶关闭规律优化

5.2 大波动计算及分析

5.3 小波动工况结果统计与分析

5.4 水力干扰工况结果统计与分析

5.5 甩负荷至空载备用工况结果分析

6 结论

辅助系统

基于有限元法的自动滤水器筒体的应力位移分析

1 筒体的三维实体建模

2 筒体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1 分析类型的确定及筒体材料参数的设置

2.2 单元类型的选择

2.3 网格的划分

2.4 施加边界约束和载荷处理

3 计算结果输出及分析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龙滩水电站主厂房桥式起重机型式及结构参数选择

1 电站概况

2 桥机型式选择

2.1 单小车方案

2.2 双小车方案

3 机组主要部件重量尺寸及起吊方式

3.1 主要部件重量及尺寸

3.2 发电机转子起吊方式

3.3 水轮机转轮起吊方式

3.4 发电机定子起吊方式

4 桥机型式主要参数选择

4.1 桥机主要参数选择

5 桥式起重机主要结构和要求

5.1 桥架结构

5.2 小车架

5.3 起升机构

5.4 运行机构

5.5 卷筒

5.6 吊钩

5.7 制动器

5.8 制动轮

5.9 车轮

5.10 减速器

5.11 其他

溧阳抽水蓄能电站通风空调系统设计

1 电站概况

2 室外空气计算参数

3 室内设计参数

4 夏季厂内热负荷

5 围护结构传热

6 新风量经过交通洞的传热计算

7 全厂通风空调方案

7.1 方案比选

7.2 选定方案

7.3 主厂房送风方式比较

8 系统设计

8.1 主厂房通风空调系统

8.2 母线道及厂用配电洞通风空调系统

8.3 主变洞通风空调系统

8.4 电缆出线井通风

8.5 球阀室通风

8.6 尾水闸门室通风系统

8.7 油库通风

8.8 其他

9 冬季、过渡季及发电初期的通风

新丰江发电公司排水系统紧急备用措施的实施

1 前言

2 深井泵的选择

2.1 深井泵流量的选择

2.2 深井泵扬程选择

2.3 实际情况对深井泵选择的影响

2.4 结论

3 深井泵的安装

3.1 深井泵的组成

3.2 深井泵的安装方法

3.3 深井泵安装注意事项

4 结束语

龙滩水电站消防设计及其修订

1 简介

2 总体方案

2.1 防火分区

2.2 建筑消防

2.3 消防车及消防站

2.4 灭火方式

2.5 电气设备防火

3 灭火系统设计

3.1 建筑物灭火设施

3.2 重要机电设备灭火设施

4 防排烟系统设计

4.1 通风系统的防火设计

4.2 防排烟系统设计

5 消防供水系统

6 消防专题报告的编制、审查、修订

6.1 经过

6.2 主要审查意见及修订情况

7 消防供水系统的具体设计计算

7.1 消防用水量

7.2 消防水压

8 若干设计原则的探讨

8.1 《建规》的适用范围问题

8.2 消火栓保护高度

8.3 消火栓系统与水喷雾系统水源部分的分与合

8.4 消防水量

8.5 HFC—23气体灭火规范

烟烙尽气体灭火系统在小浪底工程中的应用

1 烟烙尽与其他灭火介质的区别

1.1 环境影响因素

1.2 安全因素

1.3 布置因素

1.4 投资

2 系统简介

2.1 设计依据

2.2 系统分区

2.3 设计参数及计算成果

2.4 系统控制方式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消防新技术的应用

1 工程概况

2 消防供水系统

2.1 供水方式

2.2 消防供水装置

3 电缆通道消防

3.1 电缆火灾事故及其原因

3.2 电缆防火措施

4 消防排烟设施

5 消防报警系统

5.1 设置范围

5.2 系统组成

5.3 系统主要功能

6 结论

水电站机电设备消防设计探讨

1 问题提出

2 所用规范

3 关于系统集成化设计

3.1 火灾探测技术

3.2 灭火方式

4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自动化设计

三峡左岸电站2号机组相对效率试验研究

1 引言

2 试验测点和流程

3 相对效率试验方法

4 试验结果

5 结论

参考文献

ANSYS软件在长洲机组整机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1 前言

2 基本参数

3 载荷和计算工况

4 计算结果

4.1 管形座

4.2 上导轴承的刚度计算

4.3 水导轴承的径向刚度计算

4.4 整机动态特性计算

水轮发电机组的效率在线监测系统的开发

1 系统硬件设计

2 系统软件开发

2.1 参数计算及效率值修正

2.2 模块设计

3 系统应用

4 结束语

水电机组故障诊断系统信号预处理

1 前言

2 自相关

3 小波分析

3.1 小波分析介绍

3.2 小波分析除噪

4 实例分析

5 结论

ALSPA P320系统及其在水电站监控中的应用

1 ALSPA P320系统结构

1.1 集中控制层CENTRALOG

1.2 现地控制层CONTROBLOC

1.3 通信网络

2 功能配置

3 ALSPA P320系统的适用性、可靠性及先进性

3.1 适用性和可靠性

3.2 先进性

4 ALSPA P320系统的应用

5 结束语

水电站机组效率的超声波测量技术

1 前言

2 测试的基本原理

2.1 超声波法测量的基本原理

2.2 超声波法测量的几种方法

3 测试的实践

4 结论

MATLAB与VB结合在水电机组故障诊断信号分析中的应用

1 前言

2 VB与MATLAB混合编程的实现方法

2.1 ActiveX自动化技术

2.2 MATLAB ActiveX对象的方法

3 示例

4 结论

超声波流量计用于封闭管道和明渠的现场经验和实验室测试

1 封闭管道

1.1 在瑞士洛桑的IMHEF学院的水力实验室进行实验测量

1.2 带有调压井的管道渗漏检测装置

2 明渠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