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测点和流程

2 试验测点和流程

三峡水电点于2003年10~11月在上游蓄水、水位由135.00m上升至139.00m过程中,水位每升高0.5m分别对三峡电站左岸2号机组和6号机组进行相对效率和稳定性试验。2号机组相对效率试验流程如下:每隔0.5m水头做一次试验,即上游水位在135.00m、135.50m、136.00m、136.50m、137.00m、137.50m、138.00m、138.50m、139.00m时和上游到达139m后,下游水位降低至65.50m、65.00m、64.50m时。

试验由调速器现地手动控制导叶开度,导叶开度分步从30%增至100%,即30%、40%、45%、50%、55%、60%、65%、70%、75%、80%、85%、90%、95%、100%,每工况稳定运行3min。然后导叶开度从100%减至40%,即:100%、90%、80%、70%、60%、50%、40%,每工况稳定运行3min。每一工况稳定后,进行相对效率试验并同时进行稳定性试验采集各传感器输出数据,在效率拐点附近适当增加试验工况点。现场相对效率试验全过程中,测试仪屏幕上一直跟踪试验工况点的效率点,并跟踪检查效率点的重复性,根据试验需要进行工况点的补充。8个水头下的相对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相对效率工况点的重复性相当好,得到三峡水电厂的认可。2号机组共28个测点布置如下:

(1)水压:蜗壳进人门、蜗壳进口、尾水管上游侧、尾水管出口,共4点。

(2)摆度:安装了水导+Y方向1个测点。此外,从现场在线监测装置引出了上导、下导、水导摆度等12路信号,由于无厂家标定记录,数据仅供参考。

(3)振动:下机架水平振动-X、-Y各1点,垂直振动-X、-Y各1点,顶盖水平振动-X、-Y各1点,垂直振动-X、-Y各1点,共8点。

(4)接力器行程:1点。

(5)键相:1点。

(6)有功:1点,由监控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