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轴流式水轮机和混流式水轮机
轴流式水轮机分为转桨式和定桨式两种型式。在小型水电站,轴流定桨式水轮机运用较多。其主要优点是结构简单、造价低、不存在转轮漏油的问题。但由于结构限制,定桨式水轮机应用于中小型水电站,问题也较多,主要是运行效率低,运行稳定性差。
低水头电站,多数为径流式电站,水头、流量的变化很大,这就使定桨式水轮机的运行受到很大影响,很多电站运行效益很差。例如重庆某新建电站,选用了定桨式水轮机,电站运行后,水轮机在空载和部分负荷工况均出现了严重的振动,上机架垂直振幅达0.32mm;由于效率低,实际流量超过了设计流量,水头损失加大,运行水头降低,装机36MW的电站,即使导叶全开,最大出力只能达到34MW,使刚建成的电站,即面临难以解决的损失等问题。
因此,在水轮机转轮直径大于2.0m时,应优先选用轴流转桨式水轮机。
在低水头中小电站中,采用混流式水轮机的也较普遍。混流式水轮机虽然机组造价较高,但空化性能好,Hs值较大,机组安装高程高,土建投资省。根据对一些已运行中小电站的跟踪调查,混流式水轮机的运行稳定性优于轴流定桨式水轮机,在高尾水位运行时,也不存在轴流式机组常出现的抬机现象。涪陵水电建筑勘测设计院曾在一个设计水头18m的电站,采用了单机3200kW的混流式水轮机,由于Hs值为+2.5m,开挖小,赢得了宝贵的枯期施工时间,最终使电站提前一年发电,电站运行后,机组运行情况良好。
近年来,随着一些优秀的轴流式水轮机转轮模型的开发、引进,通过多个电站的比较后发现,在低水头电站,采用轴流转桨式水轮机较混流式水轮机仍有较明显的优势。其主要优势是加权平均运行效率高且运行稳定;负荷调节范围大,有利于减少装机台数;机组造价低20%~30%;出力裕度大,其出力主要受空化条件限制,在汛期下游尾水较高时,其出力远大于混流式水轮机。
轴流转桨式水轮机的Hs值较小,土建工程量较大。为适当抬高机组安装高程,一般在选型时,通过适当加大转轮直径,使额定工况点靠近转轮最优工况点附近,取较小的额定单位流量和空化系数。这样即使水轮机造价高一点,但发电机的造价仍远低于混流式机组,同时节省土建投资,机组出力裕度也较大。综合比较,采用轴流式机组的工程总投资低于混流式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