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中取财和以海为防
2025年10月13日
海中取财和以海为防
先民与海的实用关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开始开发利用海中的渔业、盐业资源,从海水中获得物质财富,能得此方便之利的,当然是临海之地,典型的要数齐国。管仲为齐相时重视“鱼盐之利”,并因此而强国。同时还强调:“江海虽广,池泽虽博,鱼鳖虽多,网罟必有正,船网不可一财而成也。”就是说,大海渔业也不能搞“灭绝性捕捞”,这体现了永续发展的生态观念。古籍记载,齐国沿海百姓擅有鱼盐之利,“驾方舟而入东海,习与波涛为伍”。他们生命活动的场所,已经由陆地、山川拓展到了波涛起伏的海上。除了某些特殊的历史时期之外,“靠海吃海”一直是沿海民众历代沿袭的生活方式,而且是在“用海”和“爱海”相统一的层面上和谐发展。“用海”的另一个方面就是重视大海的国防作用。《战国策·齐策》记载,当时的一位“名嘴”—策士苏秦,在合纵、连横的游说中,多次对齐王说道:“齐南有太(泰)山,东有琅邪(琅琊山),西有清河,北有渤海,此所谓四塞之国也。”把大海视为齐国北面的一道难以逾越的天然国防线,保障了齐国固若金汤,可见当时的战略家们都已知道大海对于国防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