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和要求

水生育万物,养育人类,人应当以感恩戴德之心崇拜水,爱护水,不应当让水无辜受到伤害,不能让水承担人的错误所造成的后果。人伤害水,暂时得到了一点蝇头小利,却使自己很快就受到了惩罚。我们常常心安理得地认为,此类现象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付出的代价,之所以出现这种看法,深层次原因是缺少正确的水文化理念。

近年来,学界倡导“河流伦理”的理念(广义的河流包括湖泊),其主题是尊重河流的生存权利,关怀河流,善待河流,其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在自然面前似乎总觉得自己处于强势地位,强调人是自然的主宰,在人水关系中坚持河流从属于人的利益。要改变目前人水关系紧张的状态,首先需要更新理念。在城市建设中,必须超越“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模式,抑制“人定胜天”的扩张欲望,把河流从人类的强力之下解放出来,人类要从河流的征服者、占有者转变为自觉的调节者、维护者。“把河流利益与人的利益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在整体意义上强调人与河流利益的统一性,在生态意义上强调河流利益的基本性和优先性。”[2]要实现与水和谐相处,人应当如同尊重自己的亲人一样尊重水,如同爱护自己的手足一样爱护水,如同美化自己的容貌一样美化水。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是:

通。即保持水体长期形成的自然贯通状貌,减少或消灭“断头河”。这涉及河流生存的完整性权利和连续性权利。[2]在没有过分污染的情况下,流动的水体具有接纳一定污染物和自我修复的能力,能够保持水质的良好状态,“流水不腐”是千百年的老道理。凡是“断头河”,几乎没有不变质发臭的。但要恢复河流的通畅,说来容易,做起来非常困难,现在很多“断头河”已经形成多年,中间为道路、建筑隔开,要重新使水道、水网连通起来,会涉及很多问题和矛盾。但困难不是不解决的理由,要实现城市水生态建设的目标,相信总能找到解决的途径。

足。即满足河流自身涵养、净化所需要的水量。这是河流生存的基本保障。河流为人类提供水资源,但其自身的生存和涵养也需要一定的水量。水利专家多年前就指出过:“当前,一些地方在水资源配置规划中的偏向仍然是:对社会经济用水的预测偏高,对河流生态和环境需水的估计偏低。”[3]这主要是指河流开发中的现象,其实就水生态建设而言也是如此。干枯、半干枯的河,其水生态环境无从谈起。保证城市河流在正常情况下不缺水,不断水,是建设水生态的基础。

清。即清洁的水质。这是河流维持健康生命的要求。城市水生态建设是个复杂的系统,饮用水、工业用水和景观用水,对水质有不同要求。即使是景观河道,水质与饮用水不是一个标准,也要达标符合要求,才能保证河流健康生存。成都府南河、绍兴护城河、南京秦淮河的治理,都提供了成功的经验。对于污染严重的河流,截污、治污是当务之急。如陕西的母亲河渭河,流经关中几个主要城市,渭河治理规划中就提出“治污为本”。现在很多城市在做“雨污分流”工程,污水不再直接排入河道,这将有效改善排入城市河道的水质。

明。即保持河流在自然敞开条件下的生存状貌。对于城市来说,河流不仅是排水的通道,还是景观的廊道,文化的走道,把河流覆盖在地下完全忽视了水的文化属性。国外在这方面有惨痛的教训和悔改的经验。如韩国首尔1958年填埋了已有数百年历史的清溪川,并且顺着这条河流的位置建造了一座高速公路桥,日行车量达12万辆,成为城市繁华的象征之一。但到了21世纪初期,韩国又开始了“清溪川复原工程”,拆除了填河而建成的高架道路,将清溪川归还市民。20世纪60年代中期,北京的前三门护城河被改成了暗河。20世纪70年代初期和中期,为了修路,西护城河、东护城河和北护城河西段也被改为暗河。现在,有识之士发出呼吁,要恢复北京护城河。[4]不仅护城河,其他已覆盖的河流也应当尽快恢复原貌。

美。即适宜人亲水的环境。从水的文化价值来看,当今城市的水生态建设,需要多考虑发挥滨水空间的审美功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城市,滨水资源都是非常宝贵的,它是城市的亮点。它属于城市建设的公共产品,具有适宜居住的功能,休闲娱乐的功能,旅游的功能,公共活动的功能。当今时代,城市水生态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创造具有美学意义的滨水景观,提高空间视觉美的质量,提升城市的文化形象和特色。

郦道元说过:“水德含和,变通在我。”就水的本性来说,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实际上做得如何,关键在于我们人类。人类尊重水就是尊重自身,爱护水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

水生态文明城市是“美丽中国”建设的形象代言。保护城市水生态,建设城市水生态文明,是一项综合型的社会工程,需要经济投入、科技手段、法制措施,多管齐下形成合力,但更需要的是更新理念,转变“水只能服从人的利益”的俯视态度。水问题是社会性的问题,牵涉方方面面,千家万户。解决水问题,单靠水利部门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城市规划、城建、交通、环保等部门齐心协力。还需要文化教化,舆论宣传,引导全民认识到,建设城市水生态文明,幸福在我,人人有责,进而推动全民参与到城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