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结

小结

概而言之,中国古人与“海”的关系是多方面的:“海”寄托了精神的向往,是物质财富的产地,又是国防重地、文化载体,更是连接四海、走向世界的通途。黑格尔断言中华民族完全与大海无缘,“不和大海发生积极的关系”,看来这位西方哲学家对东方民族的历史还是比较隔膜的。

就像已有的水文化遗产“淡水”多于“咸水”一样,水文化研究者通常对于海水文化的关注,也比淡水文化要少。但近来已经有了可喜的现象。如浙江的水文化研究者,近年来注重探究海浸对浙东江河文明发展的影响,关注沿海地区的水神,重视近海地区“海塘型”水利社会,研究海潮诗文,拓宽了学术视野,注意到了河流文化与海水文化的交汇和相互影响,推出了创新性的研究成果。2017年出版的《山东水文化》一书,研究范围分为黄河之蕴、运河之韵、沂泗诸河之润、泉水之淳、海水之魂,从大处抓住了山东这个沿海省份的水文化特点。这些都是值得点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