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工程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水工程也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水工程由水体、水工建筑物及相关内容组成。现代意义上的水工程大致包括防洪工程、水力发电工程、灌溉工程、调引水工程、供水工程、运河工程、航道工程、港口工程以及水利枢纽工程。从一定意义上说,水(利)展览馆、水(利)博物馆,是与水密切联系的工程,也可以包含在本文所说的水工程范围之内。

水工程是人类有意识的创造。水的自然状态不能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工程控制水流、水量,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资源的调节和分配,才能满足生活、生产的需要。水工程是人类为改变自身处境而进行的自觉的创造,具有鲜明的文化属性。文化是人类社会的基因,也是水工程的灵魂,有文化内涵的水工程才是完整的乃至完美的。

美学价值是水工程文化内涵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优秀的水工程不仅符合科学技术标准,而且应当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准和审美观赏价值,经得住时代检验。工程建造是人类的创造性劳动。马克思在辨析人与动物在生产劳动上的区别时,说过一段著名的话:“诚然,动物也生产。……但是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1]并由此而提出了一个重要的美学观点:人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人的生产之所以是全面的,不同于动物的,就在于其劳动成果除了满足实际功利需求之外,还内在地运用了超功利的尺度—审美的尺度。

文化学者把文化品位分为几个不同层次:日常生活品位、艺术审美品位、价值理解品位。日常生活品位属于通俗的、普及层次,后两种属于提高层次[2]。长期以来,对水工程的衡量标准主要是安全、实用。这种要求当然是必要的、合理的,但不应当因此而排斥其他方面的要求,水工程应当超越日常生活品位,努力将高层次文化品位融入工程建造之中。注重水工程的美学内涵,提升水工程的文化品位,是发展现代水利的必然要求。反之,如果把一个缺乏审美价值的水工程置于社会公众视野之中,即使它能够适合实际应用,但无法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那么它仍然是有缺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