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葡萄酒的分类

四、葡萄酒的分类

葡萄酒的类型多样,根据我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发布GB15037-2006国家标准,大致可划分为如下几类。

(一)按颜色划分

1.红葡萄酒(Red Wine)

红葡萄采收后,加以破碎,葡萄连同果皮、果肉、果籽,甚至果梗一起发酵,浸渍果皮从而获得红润的色泽,这种带皮发酵酿造的葡萄酒即为红葡萄酒。

2.白葡萄酒(White Wine)

使用白葡萄或者红葡萄先榨汁再进行发酵便可酿成白葡萄酒。年轻的干白一般会呈现非常浅的淡黄色或水白色,随着年份的延长,葡萄酒的颜色会越变越深。

3.桃红葡萄酒(Rose Wine)

介于红葡萄酒与白葡萄酒之间的桃红葡萄酒,有清新的酸度与丰富的果香,几乎没有单宁,适合搭配各类亚洲料理。

(二)按糖分含有量划分

葡萄酒按照糖分含有量可以分为干型(Dry),半干型(Off-dry)、半甜型(Semi-sweet)及甜型葡萄酒(Sweet)。

1.干型(Dry wine)

含糖(以葡萄糖计)小于或等于4.0 g/L的葡萄酒,或者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 g/L时,含糖最高为9.0 g/L的葡萄酒,这类葡萄酒为市场主导类型。

2.半干型(off-dry wine)

含糖大于干型葡萄酒,最高为12.0 g/L的葡萄酒,或者当总糖与总酸(以酒石酸计)的差值小于或等于2.0 g/L时,含糖最高为18.0 g/L的葡萄酒。

3.半甜葡萄酒(Semi-sweet wine)

含糖大于半干葡萄酒,最高为45.0 g/L的葡萄酒。

4.甜型(Sweet wine)

含糖大于45.0 g/L的葡萄酒。

(三)按是否含有二氧化碳划分

1.静止葡萄酒(Still wine)

指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小于0.5bar的葡萄酒,属于市场上主流类型。

2.起泡葡萄酒(Sparkling wine)

在20℃时,二氧化碳压力等于或大于0.5bar的葡萄酒。酿造葡萄酒时,通过一些方法保存发酵自然产生的二氧化碳,便会酿成携带CO2的起泡酒,法国香槟(Champagne)、意大利阿斯蒂(Asti)、普罗塞克(Prosecco)、德国塞克特(Sekt)、西班牙卡瓦(Cava)等都是世界经典起泡酒。

(四)按上餐程序划分

餐酒搭配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尤其对西餐来讲,不同上餐的程序需要搭配不同类型的葡萄酒。根据西餐的用餐程序,葡萄酒有如下划分:

1.开胃酒(Aperitif wine)

指搭配开胃餐时饮用的葡萄酒,这类酒多为干型起泡、香槟及清爽型干白。它们的特点是都具有清新的酸度、淡雅的果香以及轻盈的酒体,这样可以很好地搭配新鲜、清淡精致的开胃菜肴。

2.佐餐酒(Table wine)

可以搭配佐餐菜肴的葡萄酒,佐餐酒通常需要根据菜品类型进行搭配,包括各类干红、干白或桃红葡萄酒,可以根据食物的类型、口感、风味及浓郁度进行匹配红、白葡萄酒,具体餐酒搭配参考后文。

3.餐后甜酒(Sweetness wine)

餐后甜点一般有各类水果、蛋糕、布丁、慕斯、冰激凌或中式甜品等,冰酒、贵腐甜白、晚收甜白、稻草酒、法国VDN、波特、奶油雪莉等是这些餐后甜点的经典选择,具体选择可根据甜品的食材类型、甜味浓郁度、质感等进行合理搭配。

(五)按酿造方法划分

1.发酵型(Fermented wine)

用葡萄为原料,在酵母活性菌的活动下发酵而成,不添加任何糖分、水分、香料及酒精的葡萄酒即为发酵型酒。我们日常饮用的各类干红、干白、甜白大多都属于此。酿造过程依赖酵母的使用,由于酵母的生存环境较为微妙,发酵型葡萄酒酒精度数一般在12.5%上下,最高不过16.5%左右,过高的酒精浓度下,酵母无法生存。

2.蒸馏型(Spirit wine)

以葡萄为原料,蒸馏而成的葡萄酒,通常称为白兰地(Brandy)。如,法国干邑,酒精度通常大于等于40度,酒精度较高,口感浓郁,一般餐后单独饮用或者作为鸡尾酒基酒制作各类鸡尾酒。

3.加强型(Fortifi ed wine)

在天然葡萄酒中加入蒸馏酒(一般为白兰地)进行强化,即可得到加强型葡萄酒,这类葡萄酒的酒精度一般在15%~20%,如雪莉、波特、马德拉、马尔萨拉等。

(六)按酒体划分

葡萄酒有不同的酒体,有的轻盈,有的厚重。按照酒体轻重关系可以划分为轻盈型(Light fruity wine)、均衡型(Medium bodied wine)及浓郁型(Full bodied wine)。不同酒体的红、白葡萄酒部分举例见表3-2、表3-3。

表3-2 不同酒体的白葡萄酒举例

表3-3 不同酒体的红葡萄酒举例

(七)特种类型葡萄酒

指用鲜葡萄或葡萄汁在采摘或酿造工艺中使用特定方法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1.利口葡萄酒(Liqueur wine)

由葡萄生成总酒精度为12 %(体积分数)以上的葡萄酒中,加入葡萄白兰地、食用酒精或葡萄酒精以及葡萄汁、浓缩葡萄汁、含焦糖葡萄汁、白砂糖等,使其最终产品酒精度为15.0 %~22.0 %(体积分数)的葡萄酒。

2.加香葡萄酒(Flavoured wine)

以葡萄酒为基酒,经浸泡芳香植物或加入芳香植物的浸出液(或馏出液)而制成的葡萄酒。通常采用的芳香及药用植物有苦艾、肉桂、丁香、豆蔻、菊花、陈皮、芫荽籽、鸢尾等。因为添加的香味物多样,葡萄酒会出现苦味、果香及花香等特殊风味,苦艾酒与味美思是其中典型代表

3.低醇葡萄酒(Low alcohol wine)

世界各国有关这一酒精度标准,各有不同的规定。按照我国最新葡萄酒国家标准,低醇葡萄酒是指“采用鲜葡萄或葡萄汁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采用特种工艺加工而成的、酒精度为1.0%~7.0%(体积分数)的葡萄酒”。

4.无醇葡萄酒(Non-alcohol wine)

无醇葡萄酒与低醇葡萄酒概念相似,是指“采用鲜葡萄或葡萄汁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采用特种工艺加工而成的、酒精度为0.5%~1.0%(体积分数)的葡萄酒”。这类葡萄酒是近几年的新锐产品。但如何在不影响葡萄酒风味的情况下脱醇,严格意义上讲是一项艰难的工作,目前很多国家还在研究开发中。

5.葡萄汽酒(Carbonated wine)

葡萄酒中所含二氧化碳是部分或全部由人工添加的,具有起泡葡萄酒类似物理特性的葡萄酒。这类酒有时会添加白砂糖及柠檬酸类物质,以增加其风味。起泡的物理特性与真正的起泡酒相似,但风味相差很大。

6.山葡萄酒(V.amurensis wine)

采用鲜山葡萄(包括毛葡萄、刺葡萄、秋葡萄等)或山葡萄汁经过全部或部分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7.冰葡萄酒(Icewine)

将葡萄推迟采收,当气温低于-7 ℃使葡萄在树枝上保持一定时间,结冰,采收,在结冰状态下压榨、发酵,酿制而成的葡萄酒(在生产过程中不允许外加糖源)。

8.贵腐葡萄酒(Noble rot wine)

在葡萄的成熟后期,葡萄果实感染了灰绿葡萄孢,使果实的成分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用这种葡萄酿制而成的葡萄酒。

9.产膜葡萄酒(Flor or fi lm wine)

葡萄汁经过全部酒精发酵,在酒的自由表面产生一层典型的酵母膜后,加入葡萄白兰地、葡萄酒精或食用酒精,所含酒精度等于或大于15.0 %(体积分数)的葡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