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绿茶冲泡

二、绿茶冲泡

绿茶是不发酵茶,较完整地保留了茶叶中的天然营养物质,口感鲜爽。饮用绿茶,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冲泡,便于欣赏茶色。水温以80~90℃为宜,过烫会导致茶叶中茶多酚类物质氧化,使茶汤变黄,失去香味。茶与水的比例,通常以1 ∶ 50至1 ∶ 60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爽。

(一)泡茶用水

泡茶用水水质以“清、轻、甘、冽、活” 为佳,唐代陆羽在《茶经》中指出:“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张大复在《梅花草堂笔谈》中说得更具体:“茶情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说明泡茶用水的重要性。泡绿茶的水质要好,宜选择中性或微酸性的水,通常选用洁净的优质矿泉水,也可以用经过净化处理的自来水。

(二)冲泡方法

绿茶的品种最丰富,根据形状、紧结程度和鲜叶老嫩程度不同,有上投法、中投法和下投法三种冲泡方法。

1.上投法

先一次性向茶杯中注满热水,待水温适度时再投放茶叶。此法多适用于细嫩度极好的绿茶,如特级龙井、特级碧螺春、特级信阳毛尖、六安瓜片、黄山毛峰、太平猴魁等。越是嫩度好的茶叶,水温要求越低,有的茶叶可等待至70℃时再投放。

2.中投法

向杯中投放茶叶后,先注入三分之一热水,待茶叶吸足水分,舒展后,再注满热水。中投法适用于细嫩但紧实的绿茶,如西湖龙井、竹叶青等。

3.下投法

先投放茶叶,然后一次性向茶杯注足热水。下投法适用于细嫩度较差的一般绿茶。

(三)冲泡注意事项

1.茶具

饮用绿茶,通常用透明度好的玻璃杯、瓷杯或茶碗冲泡。

2.水温

水温要在80℃左右最为适宜。因为优质绿茶的叶绿素在过高的温度下易被破坏变黄,茶叶中的茶多酚类物质也会在高温下氧化使茶汤变黄,很多芳香物质在高温下也很快挥发散失,使茶汤失去香味。

3.茶与水的比例

通常茶与水比为1 ∶ 50至1 ∶ 60(一克茶叶用水50~60mL)为宜,这样冲泡出来的茶汤浓淡适中,口感鲜醇。

4.冲泡

绿茶不宜浸泡太长时间,会增加苦味,也容易将茶中对人体不利的物质泡出来。如果水温高、茶叶嫩、茶量多,则冲泡时间可短些;反之,时间应长些。绿茶第一次冲泡后浸出的营养物质最多,一般冲泡后加盖3分钟左右,茶中内含物浸出55%,饮用口感最好。经三次冲泡后营养成分基本全部浸出,因此绿茶通常冲泡三次。饮茶时,一般杯中茶水剩1/3时,就应该继续加水,这样能使茶水保持适当的浓度。

(四)玻璃杯冲泡绿茶法(中投法)

1.备具

准备好泡茶用品,包括玻璃杯、水壶、水盂、茶巾、茶荷、茶道组。

2.备水

将水煮沸,凉至85℃左右。对嫩度较高的绿茶,如黄山毛峰、西湖龙井,应用80~90℃的开水冲泡,使茶水翠绿明亮,香气纯正、滋味甘醇。

3.布具

将茶具从茶盘中取出,摆放好。

4.赏茶

将茶从茶罐中取出置于茶荷中,观赏茶叶的外形、色泽、匀整程度。

5.温杯

向茶壶内注入少许沸水清洁茶壶和品茗杯,同时可以提高杯温,有利于茶香的散发。

6.置茶

将3克左右茶叶轻轻拨入玻璃杯中。

7.浸润泡

向玻璃壶中注水少许,以l/4杯为宜,温润的目的是浸润干茶,使干茶吸水舒展。

8.摇香

左手托住玻璃杯,右手轻摇,使茶香释放。

9.冲泡

用“凤凰三点头”的手法注水,让茶与水充分融合。高提水壶,让水直泻而下,接着利用手腕的力量,上下提拉注水,反复三次,让茶叶在水中翻动。“凤凰三点头”不仅是泡茶本身的需要,也是中国传统礼仪的体现。三点头像是对客人鞠躬行礼,是对客人表示敬意,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

10.奉茶

双手奉茶,客来敬茶是中国的传统习俗。

11.品饮

从色、形、香、味几个方面品鉴绿茶。绿茶大多冲泡三次,以第二泡的色香味最佳。品赏龙井茶,像是观赏一件艺术品,透过玻璃杯,看着碧绿的清汤、娇嫩的茶芽,仿佛让人置身一派浓浓的春色里,生机盎然,心旷神怡。

拓展阅读5-1

12.收具

将茶具清洁后收回至茶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