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职业资格

三、茶艺师职业资格

茶艺师是茶叶行业中具有茶叶专业知识和茶艺表演,服务,管理技能等综合素质的专职技术人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大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重视健康与保健,作为绿色饮品的茶和修身养性的茶文化将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喜爱。同时,大众对于文化消费要求也会随之加剧与提升,社会对茶艺表演的认知度和需求量也将逐年增加。茶艺师的地位和需求量也将得到大幅度提高。茶艺师是新兴的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前景的职业。

(一)职业基本要求

茶艺师要求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较好的形体、知觉能力与动作协调能力,较敏锐的色觉、嗅觉和味觉。茶艺师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茶艺师职业基本要求如下:

1.职业道德

茶艺师要热爱本专业,忠于职守;遵纪守法,文明经营;礼貌待客,热情服务;真诚守信,一丝不苟;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2.基础知识

(1)掌握茶文化基本知识。包括中国用茶的源流、饮茶方法的演变、中国茶文化的精神、中国饮茶习俗、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茶的对外传播及影响、外国饮茶风俗等知识。

(2)掌握茶叶知识。包括茶树的基本知识、茶叶种类、茶叶加工工艺及特点、中国名茶及其产地、茶叶品质鉴别知识、茶叶储存方法、茶叶产销概况等知识。

(3)掌握茶具知识。包括茶具的历史演变、茶具的种类及产地、瓷器茶具、紫砂茶具和其他茶具知识。

(4)掌握品茗用水知识。包括品茶与用水的关系、品茗用水的分类、品茗用水的选择等知识。

(5)掌握茶艺基本知识。包括品饮要义、冲泡技巧和茶点选配等茶艺基本知识。

(6)掌握科学饮茶的相关知识。包括茶叶的主要成分、茶与健康的关系、科学饮茶常识等知识。

(7)掌握食品与茶叶营养卫生知识。包括食品与茶叶卫生基础知识、饮食业食品卫生制度等知识。

(8)掌握法律法规知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相关知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相关知识、《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相关知识等。

(二)职业能力要求

对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的技能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

1.五级/初级工

(1)接待准备

能做到个人仪容仪表整洁大方;能够正确使用礼貌服务用语;能够主动、热情地接待客人。掌握仪容、仪表、仪态常识;语言应用基本常识。

能够做好营业环境准备;能够做好营业用具准备。掌握环境卫生要求常识;茶具用品洗涤、消毒方法;掌握营业用具使用方法。

(2)茶艺服务

能够识别主要茶叶品类并根据泡茶要求准备茶叶品种;能够完成泡茶用具的准备;能够完成泡茶用水的准备;能够完成冲泡用茶相关用品的准备。掌握茶叶分类、品种、名称知识;掌握茶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知识;掌握泡茶用水的知识;掌握茶叶、茶具和水质鉴定知识。

能够在茶叶冲泡时选择合适的水质、水量、水温和冲泡器具;能够正确演示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黑茶和花茶的冲泡;能使用玻璃杯、盖碗、紫砂壶冲泡茶叶;能够介绍茶叶的品饮方法。掌握茶艺器具应用知识;掌握不同茶艺演示要求及注意事项。

(3)茶间服务

能够根据顾客状况和季节的不同推荐相应的茶饮。能够揣摩顾客的心理,适时推介茶饮;能够熟练完成茶叶、茶具的包装;能够完成茶艺馆的结账工作;能够指导顾客进行茶叶储藏和保管;能够指导顾客进行茶具的养护。掌握沟通艺术;掌握茶叶、茶具包装知识;掌握结账基本程序知识;掌握茶具养护知识。

2.四级/中级工

(1)接待准备

能保持良好的仪容仪表;能有效地与顾客沟通;能够根据顾客特点,进行针对性的接待服务。掌握接待礼仪的基本知识;掌握不同地区、民族、宗教信仰、性别、年龄宾客服务的基本知识。

(2)茶艺服务

能够识别主要茶叶品种的品级;能够识别常用茶具的质量;能够正确配置茶艺、茶具和布置表演台。掌握茶叶质量分级知识;掌握茶具质量知识;掌握茶具配备基本知识。能够根据茶艺要素的要求冲泡六大基础茶类;能根据不同茶叶选择泡茶用水;能制作调饮红茶;能展示生活茶艺。掌握茶艺冲泡要素;掌握泡茶用水水质要求;掌握调饮红茶制作方法;掌握不同类型生活茶艺知识。

(3)茶间服务

能够根据茶叶类型、季节合理搭配茶点并予以推介;根据茶叶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推荐相应茶叶;能根据茶叶的特点科学保存茶叶、能销售名优茶和茶品;掌握茶点搭配方法;掌握科学饮茶知识、茶叶储藏保管知识;掌握茶品销售知识。

3.三级/高级工

(1)接待准备

能根据不同国家的礼仪接待外宾;能使用英语与外宾交流沟通;能按要求接待特殊宾客。掌握涉外礼仪知识;接待英语基本知识;特殊客人接待知识。

能够鉴别茶叶品质;鉴别常用茶器款式及品质。掌握茶叶品评方法;掌握常见茶具款式及特点等知识。

(2)茶艺服务

能根据需要进行茶席设计;根据主题选择茶器、服饰、音乐、茶艺展示内容等;能演示少数民族茶艺;掌握茶席设计知识;掌握少数民族茶艺知识。

(3)茶间服务

能使用评茶专业术语,向宾客通俗地介绍茶叶的色、香、味、形;能向宾客介绍选购不同茶具及茶具的养护知识;根据市场、季节等要求,设计实施茶品营销活动。掌握茶叶感官评审基本知识、茶具选购知识;掌握茶馆营销知识。

4.二级/技师

(1)茶艺馆创意

能对茶艺馆选址、定位、整体布局提出建议;能根据茶艺馆的布局、风格对茶艺馆进行区域分割和布置。掌握茶艺馆选址、定位、整体布局及区域划分基本知识。

(2)茶事活动

能进行仿古茶艺展示;能进行日本茶道、韩国茶礼、英式下午茶等外国茶艺演示;能用一门外语进行茶艺解说;能策划组织各类中、小型茶会。掌握仿古茶艺、主要外国茶艺基本知识;掌握茶艺专用外语知识;掌握茶会设计、组织知识。

(3)业务管理

能制定茶艺馆的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能对茶艺师的工作进行检查指导和培训;策划实施茶艺演示活动;对茶艺馆进行质量检查。掌握茶艺馆服务流程和管理知识;掌握茶艺馆庆典、促销活动设计知识;掌握茶艺培训计划的编制和教学组织知识;掌握茶艺演示队的组建训练知识。

5.一级/高级技师

(1)茶饮服务

能根据宾客的需求提供不同茶饮;能对传统茶饮进行创新;能品评茶叶品质和等级;能配制适合宾客健康状况的茶饮。掌握茶饮创新基本原理;掌握茶叶审评知识;掌握茶与健康的基本知识。

(2)茶事创作

能根据需要编创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茶艺演示;能根据茶艺演示需要进行舞台和服饰搭配;能策划、设计不同类型的茶会。掌握茶艺演示编创知识;掌握茶艺美学知识与实际运用;掌握茶艺编创写作与茶艺解说知识;掌握茶会策划、设计知识;掌握茶会组织与执行知识。

(3)业务管理

能制订并实施茶艺馆经营管理计划;能制订并落实茶艺馆营销计划;能创意策划茶艺馆文创茶品;能策划与茶艺馆衔接的其他茶事活动;能策划组织茶艺馆全员培训;能撰写茶业调研报告与专题论文。掌握茶艺馆经营管理、营销知识;文创产品基本知识;掌握茶艺馆全员培训知识;掌握茶艺培训讲义编写要求知识;掌握茶业调研报告与专题论文写作知识。

(三)职业考核要求

1.申报条件

申报五级/初级工: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年(含)以上。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学徒期满。具备以上条件之一者可申报。

四级/中级工: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五级/初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6年(含)以上。取得技工学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经评估论证、以中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及以上职业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具备以上条件之一者可申报。

三级/高级工: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含)以上。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或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并具有经评估论证、以高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院校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含尚未取得毕业证书的在校应届毕业生)。具有大专及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证书,并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四级/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具备以上条件之一者可申报。

二级/技师: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三级/高级工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的高级技工学校本专业、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3年(含)以上;或取得本职业预备技师证书的技师学院毕业生,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2年(含)以上。具备以上条件之一者可申报。

一级/高级技师:取得本职业或相关职业二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技能等级证书)后,累计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4年(含)以上。具备以上条件者可申报。

2.鉴定方式

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以笔试、机考为主,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掌握的基本要求和相关知识要求;技能考核主要采用现场操作、模拟操作等方式进行,主要考核从业人员从事本职业应具备的技能水平;综合评审主要针对技师和高级技师,主要采取审阅申报材料、答辩等方式进行全面评审和审查。

理论知识考试、技能考核和综合评审均实行百分制,成绩皆达60分(含)以上者为合格。

3.鉴定时间

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考核时间:五级/初级工、四级/中级工、三级/高级工不少于20分钟,二级/技师、一级/高级技师不少于30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20分钟。

4.鉴定场所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内进行;技能考核在具备品茗台且采光及通风条件良好的品茗室或教室、会议室进行,室内应有泡茶(饮茶)主要用具、茶叶、普响和投影仪等相关辅助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