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认识白茶
白茶的名字最早出现在唐朝陆羽的《茶经》七之事中,其记载:“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清嘉庆初年(1796年)已有白茶生产,当时以闽北采茶为鲜叶。清咸丰、同治年间(1851—1874年),政和铁山乡人改植大白茶,并于光绪十五年(1889年)用大白茶制银针试销成功,次年远销国外。白茶主要产于福建的福鼎、政和、松溪、建阳和云南景谷等地。白茶入药,具有解酒醒酒、清热润肺、平肝益血、消炎解毒、降压减脂、消除疲劳等功效,尤其适用于烟酒过度、油腻过多、肝火过旺引起的身体不适、消化功能障碍等,具有独特的保健作用。
(一)白茶的制作工艺
白茶加工时不炒不揉,只将细嫩、叶背满茸毛的茶叶晒干或用文火烘干,而使白色的茸毛完整地保留下来。白茶的制作工艺是最自然的,把采下的新鲜茶叶薄薄地摊放在竹席上置于微弱的阳光下,或置于通风透光效果好的室内,让其自然萎凋。晾晒至七八成干时,再用文火慢慢烘干即可。
(二)白茶分类
白茶因茶树品种和原料要求的不同,分为白毫银针、白牡丹、寿眉、贡眉四种产品
1.白毫银针
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白毫银针制成成品茶后,形状似针,白毫密被,色白如银,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是白茶中的极品。

图5-6 白毫银针
2.白牡丹
产自福建省的南平市政和县、松溪县、建阳市和宁德市福鼎市,因绿叶夹银白色毫心,形似花朵,冲泡后绿叶托着嫩芽,宛如蓓蕾初放,故得美名白牡丹。白牡丹是采自大白茶树或水仙种的短小芽叶新梢的一芽一二叶制成的,是白茶中的上品。
3.寿眉
主产地是福建福鼎,产量占白茶总产量一半以上。寿眉是用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成品叶长稍肥嫰,芽叶连枝,叶整紧卷如眉,色泽调和,洁净,无老梗,香气清纯。
4.贡眉
制作贡眉的原料与寿眉相同,也是采用的低级的大白茶或者菜茶进行加工。不同的是鲜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采摘时间早于寿眉,比寿眉鲜嫩,所以贡眉是上品,质量要优于寿眉。贡眉品饮时滋味醇爽,香气鲜纯,曾是朝廷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