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小乘《涅槃经》人物比较
从佛教经典看,佛陀所说之教法可分为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等三种教法。声闻乘闻佛声教而得悟道,故称声闻;缘觉乘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称缘觉;菩萨乘求无上菩提,愿度一切众生,修六度万行,以此六度为乘。声闻乘、缘觉乘二乘唯自利,无利他,故总称小乘;菩萨乘自利利他具足,故为大乘。《大智度论》卷四云:“欲辩二乘义故,佛乘及声闻乘,声闻乘狭小,佛乘广大;声闻乘自利自为,佛乘益一切。复次,声闻乘多说众生空,佛乘说众生空、法空。……摩诃衍如海,小乘牛迹水。”[1]佛乘即菩萨乘,它与声闻乘的差别就像海跟牛迹水,根本无法相比。如同样构筑于佛陀灭度前的故事背景,声闻乘《涅槃经》却受到菩萨乘《涅槃经》强烈贬抑,两种类型经典为什么会存在如此巨大的冲突,冲突又是如何体现,本章欲通过两类经典的人物对比分析来探讨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