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的接受

第三节 禅宗的接受

目前学术界一般认为,禅宗思想是融合了般若与如来藏两大佛教体系而成的禅学系统。众所周知,般若讲真空,如来藏讲妙有。禅宗的般若思想主要来自《金刚经》,其佛性思想主要本于《大般涅槃经》,但是对于这两部经在禅宗思想中居于什么样的地位,《金刚经》探讨得比较丰富,而《大般涅槃经》则探讨得很有限,主要研究成果有钱穆《记〈坛经〉与〈大涅槃经〉之定慧等学》[46],从《坛经》出发简略述及“六祖言见佛性,固本诸《涅槃》。其言定慧等,亦出《涅槃》”[47];吴言生的《论〈涅槃经〉对禅思禅诗的影响》[48],从心性论、迷悟论、解脱论、境界论四个方面谈论《大般涅槃经》譬喻对禅宗的影响;单正齐的《慧能〈坛经〉的涅槃学说》[49]阐述《坛经》中慧能的明心见性思想与涅槃心灵解脱之境相契;张文良《初期禅宗的如来藏思想》[50]则充分认识到《大般涅槃经》如来藏思想对慧能及禅宗的重要影响。综观已有研究,大家都意识到《大般涅槃经》对禅宗的重要影响,但依然停留在《坛经》中的几则材料进行发挥,未能提供颇具说服力的论据。因此,本章拟从全面细致阐述《大般涅槃经》与禅宗之间的关联出发,以详细缜密的论据为基点,重审《大般涅槃经》在禅宗发展历程中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