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者孤山智圆

(一)释者孤山智圆

孤山智圆(976—1022),字无外,自号中庸子,浙江钱塘人,主要活动于宋真宗在位的二十五年间。宋真宗的继位颇为曲折,他既不是宋太宗的嫡子,也不是长子,按宗法制皇帝宝座是轮不到他的,于是真宗即位后,出于对自己继位合法正当性的巩固,试图从儒家以外的宗教中寻求理论支持,他对于三教的政策是“三教并隆”,以儒家为准绳,对佛、道两家的思想是既利用又控制,并多次举行宗教活动,即便是遇到宰相激烈反对,他也依然想方设法举行。实际上,真宗以前的太宗时期,佛教的发展状况已经远远超乎了统治者的想象,经过几十年到了真宗,佛教的发展越加庞大。真宗在位期间,只要一遇到自然灾害,都会上佛教寺院祈祷。

此时文坛涌现出很多诗文僧,孤山智圆作为宋初天台宗重要的诗文僧,一生笔耕不辍,今存《闲居编》五十一卷,留下了诗歌413首、文155篇,[36]以及佛典注疏几十部、一百多卷。著有《涅槃玄义发源机要》四卷,《涅槃经治定疏科》十卷,《涅槃经疏三德指归》二十卷,百非钞一卷(释涅槃疏金刚身品百非之义,今不存)。以《山居招友人诗》为例:

结宇平湖滨,放意且闲逸。陵峰时采药,服饵蠲故疾。

藜藿可供餐,茆茨可容膝。浮生贵适性,何须羡奢佚。

清景况在目,万事安能恤。水天争冷落,林峦共盘郁。

有时泛舟归,闲门晒残日。径荒人迹绝,庭静精怪出。

春羹漾紫莼,冬盘列横橘。坎井亦已乐,尺蠖谁云屈。

外境莫我惑,贞心长抱一。涅槃终极典,虚堂第谈述。

不顾知者希,庶欲已无失。齐物鄙庄周,见性师妙吉。

悠然混生佛,湛尔无虚实。知音来不来,时时扫幽室。[37]

该诗属于晚唐诗格调,书写僧人幽居所见之景,闲逸之意。诗中“涅槃终极典,虚堂第谈述”,指将《大般涅槃经》奉为最上最妙的经典,空堂中为大家次第讲演此经,不管听者能否领悟旨意,只要自己明白不失本心即可,后面还写到“悠然混生佛”,以佛为悠然混杂生存状态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