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居士张商英

(四)居士张商英

张商英(1043—1121),号无尽居士,北宋后期政治家、文学家,身历三朝,为徽宗时期丞相,他信奉佛教,喜欢禅宗,曾致力宣扬五台山的灵异感应,对五台山佛教的发展起过一定作用,为维护佛教利益做过许多工作[51],因而也被称为“护法丞相”。[52]他与临济宗禅师交往密切,著名的有惠洪禅师、圆悟克勤禅师、大慧宗杲禅师等,他们对张商英的禅学修养有较大的影响。张商英对涅槃思想也颇为留意,以《净明塔》为例:

月满汾川宝铎寒,谁来此地葬金棺。

育王得道行空际,尊者飞光出指端。

天上凝云常覆定,人间劫火漫烧残。

三千世界无留迹,聊向阎浮示涅槃。[53]

诗人站在五台山的净明塔前,看着月光洒满汾川,宝塔檐端悬挂的大铃带着寒意,有谁来此地供养佛陀呢!“金棺”说的是佛涅槃后,香花供养,盛以金棺。“育王得道行空际,尊者飞光出指端”,阿育王为中印度摩揭陀国孔雀王朝第三世王,据佛教传说,他即位之初,诸多暴虐。后信仰佛教,在全国修建了84000座佛舍利塔,多次对佛教僧团施舍大量的土地与财物,成为佛教护法名王。那些佛弟子尊者具有指端飞光的神通能力。天上的浓云覆盖不动,人间的劫火将一切都变成灰烬。在这三千大千世界中,空无所有,此时正是向我们所住的娑婆世界示现涅槃的无上境界最佳时机。张商英由佛塔想到了人间的劫火,想到佛陀的涅槃,具备很高程度的禅悟修为能力。圆悟克勤曾经这样评价张商英的禅悟:“忆昔无尽大居士,生平以此个事为务,遍寰海宗师,无不咨参。到兜率山下逢见老衲,论末后句,始得脱体全真,言解道理,一时脱却。”[54]张商英学无常师,向众多宗师请教,后遇到圆悟克勤师后,再论道理,圆悟克勤师评价张为“脱体全真”,这已经是一种绝高的境界。大慧宗杲张商英的评价同样很高:“他虽是个俗人,然却见得彻,识得根本。谓始觉时,从明星上起信,忽然觉悟自性本来是佛,大地有情,更无差别。无尽唤作‘始觉合本’,觉方始成佛,参禅人能恁么辨白得了,然后休歇身心,识取本来面目,不要粗心。”[55]张商英洞察世界彻底,识得根本,这是对其悟性的强烈肯定,因了悟“自性本来是佛”,则指其在根本上已经达到彻悟的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