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阿含经·游行经》概要

一、《长阿含经·游行经》概要

《长阿含经·游行经》记述了佛陀生前最后一段时光的生活。经文描写已经80岁高龄的佛陀,依然率领弟子僧团四处游行教化。经文内容大致可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交代人物、地点与说法;第二部分,佛陀与涅槃地的因缘;第三部分,佛陀之遗教;第四部分,佛陀入涅槃过程与丧葬等事宜;第五部分,八王起塔概说。

第一部分:阿阇世之臣禹舍、毗舍离国的淫女庵婆婆梨、泼婆城的工师之子纯陀(Chunda,或译作周那、准陀、淳陀)、拘尸那罗的富人福贵、拘尸那罗的外道须跋等人。佛陀各为说不同法要,依序为说七不退法,不净观法、受戒之法,行供养之殊胜,苦集灭道之法,以及成就八正道法。

第二部分:魔王波旬劝请佛陀涅槃,工师之子纯陀用栴檀树耳供养佛陀,令佛陀病情加重。阿难认为佛陀不应该在鄙陋的拘尸那罗城般涅槃,应选择国土丰乐、人民炽盛的国家般涅槃。佛陀因而以追述的方式,讲述了大善见王于过去世中,已在拘尸那罗城作转轮圣王,其成就不可胜数。

第三部分:佛陀告知阿难,不要因为佛陀入涅槃就认为正法永灭。强调以戒为师,并在僧团中重视伦理,互相伺察,勿令犯大戒。对于恶比丘的惩罚,令一切比丘勿与共语。

第四部分:天眼通的阿那律见证了佛陀入涅槃的禅定次第过程,佛陀从灭想定到入第四禅,又从第四禅到第一禅再到第四禅,最终入般涅槃。经文还详载了众人哀悼等丧葬事宜,以及大迦叶说偈佛身不烧自燃事。

第五部分:八王分取佛陀舍利的叙事。摩竭陀国阿阇世出场,遣使告力士们,要为佛陀起塔供养,若能允诺即永通国好,若不允诺则兴兵讨伐。最后由城中一位婆罗门徒出面调解,化解了一场即将爆发的战争。遗骨由八个国家均分,各自起塔供养。以上五部分即小乘《游行经》的主要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