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疏及“涅槃”释义

第一节 注疏及“涅槃”释义

梁武帝在天监年间,除了整理、编撰、翻译佛经外,更重要的是从事《大般涅槃经》和《摩诃般若波罗蜜经》的集解、注疏等工作,足见梁武帝对于佛教经论教义的重视,并且他受当世学术风气影响重佛教义学,尤其深重《涅槃》之学,曾作疏、自讲并释义。汤用彤先生说:“武帝虽为宗教实行家。但究本文人,染当世学术之风气,于佛教特重义学。在位搜求佛典,整理经籍。其学问宗旨,在《般若》《涅槃》。”[3]梁武帝曾云:“涅槃者,义高万善,事绝百非,空空不能测其真际,玄玄不能究其妙门。自非德均平等,心会无生,金垆玉室岂易入哉!”[4]认为“涅槃”之理超越一切空玄之说,只有“德均平等,心会无生”者才能领悟其中“真际”,进入“妙门”。梁武帝对涅槃学的精研之深,可从他与《大般涅槃经》的关系以及对涅槃学说的接受情况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