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武帝与《大般涅槃经》
2025年09月16日
第五章 梁武帝与《大般涅槃经》
梁武帝萧衍(464—549)是一位众所周知的佛教徒皇帝,其在位的四十八年间是南朝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作为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梁武帝以帝王之力,全力扶持佛教。他对于佛教的扶持,包括优待僧侣,奖励佛教义学;广建佛寺,盛造佛像;敕僧译经,注疏佛典;制定戒律,施行忏仪等。同时他自身礼佛诵经,吃素断酒肉,受戒持律,舍身佛寺等,对朝廷上下和民众有很大影响。为了创建一个政教合一的国家,梁武帝不断主张儒、道、释三教并用的新理念、新政策,举行了数次大规模的讲经法会。
梁武帝精通佛典,勤于著述。《梁书·武帝本纪》称武帝“尤长释典,制《涅槃》《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复数百卷”[1]。其中《制旨大涅槃经讲疏》一百零一卷、《大品注解》五十卷、《三慧经讲疏》《净名经义记》《制旨大集经讲疏》十六卷、《发般若经题论义并问答》十二卷,还有《立神明成佛义记》《净业赋》《注解大品序》《宝亮法师制涅槃义疏序》《金刚般若忏文》《摩诃般若忏文》等佛教论文以及与佛教有关的文赋如《断酒肉文》《孝思赋》等。武帝于佛教最重《般若》《涅槃》二经,并举二经该摄佛法,其《注解大品序》曰:“《涅槃》是显其果德,《般若》是明其因行。显果则以常住佛性为本,明因则以无生中道为宗。”[2]《般若》是因,以事物无生灭的中道为宗旨;《涅槃》是果,以永恒常住佛性为根本:二者相互联系共同指明成佛的途径和方法。这个思想是梁武帝论述涅槃佛性说的基本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