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元杂剧
2025年09月16日
(五)元杂剧
以僧人为主角的元杂剧,以宣扬佛理为宗旨的首推《月明和尚度柳翠》,该剧本作者不详。故事大意讲的是观音净瓶中的柳枝偶然污染,被罚入尘世,投胎作了妓女,名唤柳翠。柳翠宿债偿满后,月明尊者下界点化度脱她。经过几次反复,终于使得柳翠了悟本来面目,斩断尘缘,坐化归西。剧本中的月明和尚是一个典型的狂禅形象,饮酒吃肉,疯疯癫癫,但彻悟佛法,神通广大。其中讲到:
他哪里知道,贫僧乃是西天第十六尊罗汉月明尊者。因为杭州抱鉴营街积妓墙下有一风尘妓女柳翠,此女子本是如来法身,恐怕他迷却正道,特着贫僧引度此女子,只索走一遭去。想初祖达摩西至东土,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此个道理,你世上人怎生知道也呵。[101]
剧中提到的“西天”“罗汉”“尊者”“如来法身”“初祖达摩”“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很明显都是佛学语言,将佛学思想化用在戏剧创作中来宣扬禅理。此外,这个剧本也表现了因果、转世等佛教观念。由于把柳翠写成妓女,便有意无意中体现出“一阐提”皆有佛性,皆可成佛的思想。不过,严格衡量起来,这个剧本所讲的佛理还是欠准确,作者或许同小说类作者一样,对佛教虽有兴趣,却只停留在“票友”的水平。整体来讲,《大般涅槃经》在宋元时期的影响虽不及此前,但影响依然贯穿在各个朝代的多种文学体裁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