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敬一杯暖心的阳光(序)

互敬一杯暖心的阳光(序)

何永飞

秋色渐浓,寒气加重,季节总有凉意侵袭之时,生命和人间亦如此。

人生在世,何为最贵?答案可能有好多种,且都会有一定的道理。正所谓因人而异,因时而定,我们无须为此过于争辩。但不管怎么说,人生路上需要一些彼此懂得、照应、打气、挂念的真诚好友同行,这样才会少一点孤独和无助,多一点温暖和美好。茫茫人海中,能够相遇、相识和相知,真的不易,没有很深的缘分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要懂得惜缘,善待生命中出现的每一个人,收起漠然,给予关切,毫不吝啬地捧出一颗火红的心。

我在写作之初,已闻赵振王的大名,拜读和学习其大作,受益匪浅。后有幸见之,且一路得到他的关照和鼓励,我甚为荣幸、感激。不管在多嘈杂的场合,只要他一开口,一切声浪都会被压下去。他的嗓门和气势,令我羡慕,多次想模仿,可先天不足,再加性格使然,始终不成样子,只有继续羡慕的份儿。铁血男儿当自强,他当年帅气十足的军姿,也是我所羡慕的。也许是受到爷爷的影响,从小我就有从军梦。可世事难料,终究事与愿违,留下无尽的遗憾。我错失紧跟他步伐去从军的机会,却在文学路上与他结缘,也算是一种弥补,或说是上天的另一种眷顾。

观其魁梧的身姿和豪爽的性格,会觉得他缺乏细心、耐心,可恰恰相反,他对人的关心真是无微不至,凡事都考虑得很周全。就是安排请吃饭,他都宁愿劳累自己,跑很远的路去将就别人,而且每次都是提前很长时间到并安排好一切。“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再适合不过了。所以,跟他在一起,心里总是很踏实,且能感觉到无尽的暖意。

写作喜静,至少于我而言是这样。有些人听着摇滚音乐,都能下笔如有神,写出鸿篇巨作,我可做不到。我难以想象当年从训练场上走下来的他是如何把“动”转为“静”,如何用持枪之手去抚摸文字。莫非文字也是跟着他的口令集合、站立、齐步走,在他的指挥下攻克一道道难关,创下一项项新纪录。从他滚烫的诗句中,可以感受到他内心对文字的那份执着、挚爱、深情。他的人生不断往上攀爬,取得令人瞩目的佳绩,继而又实现华丽转身,在另一片蓝空继续翱翔。我不知道是文字成就了他,还是他成就了文字,也许是相互成就。

有些写作者不知是出于什么目的,谈到写作理想,总说只是玩玩,谈不上理想。如果这是谦虚之辞,也就罢了;如果这是一种写作态度,那我实在无语,不敢恭维,可能从此会与其保持一定的距离。做文章,需发心,需端正思想和态度,需有所敬畏和追求,否则难出动人之作。写出一堆干枯的文字垃圾,别说流传千古,转瞬就会化为灰烬,被风吹得无影无踪。玩文字,其实是被文字玩。

可以肯定,他对待写作是认真和用心的,其作品就是有力的实证。十年前得知他在深入采访杨善洲事迹,要写一部叙事长诗。我很佩服他的雄心和志向,写作者要敢于挑战自我,不能老是小打小闹,局限于小情调,应该去书写大作品。但说实话,我还是为他捏了一把汗,写大题材,写有影响力的模范人物,是非常冒险的,轻则吃力不讨好,重则引来麻烦,甚至祸端。后来,看到他捧出沉甸甸的叙事长诗《公仆本色》,看到该作品被很多报纸纷纷刊发和连载,看到如潮般涌来的好评,我才发现,自己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他早已胜券在握,他是有金刚钻的,不然也不会揽这个瓷器活。

往来,有礼尚往来、你来我往之意,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人与人之间本该如此。可当下,有些人的往来却变了味儿,带有很强的功利心或目的性,有相互吹嘘之嫌疑,总夸大其词,言过其实,恨不得把蚂蚁吹捧成大象或雄鹰,让人反感至极。他把自己的新作品集取名为《往来》。“你来”这部分是别人评论他作品的文章,“我往”这部分是他评论别人作品的文章。起初,我有点不解,这样会不会让读者误认为是一种交易,从而留下不好的印象。但当我读完里面的内容时,发现不管是别人写他,还是他写别人,言语都是诚恳的,评价都是客观的,表达都是真挚的,而且很少有相互评写的,说明这样的“往来”是值得认可、信赖和弘扬的。

那么,我先积极过来,应约写下这篇小文,如其他人一样,是我敬他的一杯暖心的阳光,待我有机会上场,也请他过来,等着他回赠我一杯暖心的阳光!

2022年9月写于禅石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