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诗的展示,超越不同寻常的友情

长诗的展示,超越不同寻常的友情

生活不能没有阳光的照耀,就如心灵不能没有诗歌的抚慰。通过创作《公仆本色》这一过程,我与老书记的家人从此结下了友谊。俗话说:逝者如斯,健在者安好。所以,我的心里就特别地牵挂着张玉珍老太太(尽管儿孙对她照顾、赡养得极好),总觉得我的长篇叙事诗还没有写完,甚至觉得只写了半部,那是一位真正伟大的女性,一直在我心中坚韧地生活着。因为这份事出有因的牵挂,今年大年初四,我带着全家人悄悄潜入施甸县姚关镇大柳水,去拜望张玉珍老太太。

此前,董保延曾在他的博客里写过一篇《成功男人的后面》,说的就是张玉珍老人。直到今天,我仍然愿意把这篇文章给推荐出来,就是一个意愿:希望大家一起欣赏并创作张玉珍这部平凡之诗。

在《公仆本色》发表之后,我又以杨善洲事迹报告团每一个成员的形象,专门写了一组《声音——致杨善洲事迹报告团》,发给在演讲途中的蓝天,请她打印后让各位报告团成员传看并提出修改意见。他们认真看了,也提出了真诚的修改意见。他们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宣传好老书记是我们的责任,也是一份荣光,以我们为题的诗歌就不发表了。”

我尊重报告团成员的意见,没有发出这组《声音》。现在,回过头来想,发表《声音》也未必不可。其实,这组诗歌,是对杨善洲事迹的一个有机补充,老书记的事迹、胸襟、为人、品质和德行,需要我们用声音、文字、行为,继续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