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或轻或重——王国清诗集《听呼吸的声音》读后

声音,或轻或重——王国清诗集《听呼吸的声音》读后

国清,读了你的诗集《听呼吸的声音》后,就突发想给你去封信的冲动,那么,现就请允许我给你捎去来自南高原炽烈的阳光,作为诗友间最诚挚的问候。虽然,我们相互不认识,但这并不影响正常的交往,作品,一直连着你我的手。除了诗集,我还在彝族人网、彝学网上经常关注着你的诗歌。

摊开你的诗集《听呼吸的声音》(中国戏剧出版社),我就能够听到你或浑厚、或沉稳的音调穿越大小凉山,从遥远的地方横空而来。你的诗歌传递着古朴的彝风、纯美的语境,这些都是彝人所具有的特质。在细读你的诗歌之后,却失去了对作品具体分析的能力,我只有与你做些诗歌之外的交流。

我屏住呼吸,静心地聆听你《试问三星堆,谁是我的王》:

试问三星堆,谁是我的王

太多的面孔需要再去辨认

太多的图语需要再去解密

太多的字符需要再去破译

是谁置身洪荒

让生命去靠岸

是谁曾以鹰的气魄守护着疆域

是谁又率领族群迁往富庶的南夷高地

无论是站在诗人还是彝族人的角度,都很喜欢如此振聋发聩的声音,问得好,问得妙,问得底气十足。作为彝族魂所系、魄所植的三星堆,再多的学术论证,只会是一种猜测和推断。记得一位权威专家说过:“在彝族创世史诗《查姆》《阿普笃慕传》《阿普笃慕若》《笃慕世系》等典籍中,都有古代彝族“纵目”的记载描述,而这些记述,正好能在三星堆青铜面具中找到印证……”其实,在我到达三星堆的时候,看着那些久远和厚重的出土文物,我瞠目结舌,失去了表达的能力。之后,也想写点什么,炫耀一下亲临三星堆的足迹,曾经的冲动也僵硬成一纸空文。彝族传统文化与三星堆文化之间有可连通的信息,表现在三星堆遗址在彝族先民“尼能氏”的活动中心地,“尼能氏”活动的历史空间与三星堆文明的创造者同处一域。

作为彝族人的后裔,我们又怎敢轻易放下这些令人崇敬的祖先?因而,我时常为自己是彝族子孙而高兴着,荣耀着。尽管丧失了彝族母语写作的能力,这种“不孝”的错误,就算我一马当先地承担起来,也是于事无补。当今世界,民族语言消亡的惊人速度,让很多专家、学者痛心疾首,爱莫能助。

国清,你说“想找到一种倾吐心事的方式,而这种方式,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诗歌”。我相信这话的真实性。因为你说整理结集出版诗集,是多年来的一个夙愿(或叫梦想),虽深知自己的诗歌还很浅薄甚而还有些稚气,但可谓无拘无束,自然地写意,句句说的都是心语,行行提的都是真情。有你这份真情、真爱、真诚写诗做人的姿态,我感觉心满意足了。

作为一个清醒、明智的诗人朋友,彝族兄弟,你做人和写诗的态度让我感到汗颜。我那些所谓的作品有许多都过于急躁和粗浅,不如你来得认真细腻,字斟句酌。你清楚地告诉读者:回头反思过自己,想过为什么要写诗,应写什么样的诗,目前写了些什么,还在坚守些什么。我觉得,彝族诗歌或者彝族文化的实质是向往光明,追求自由,热爱生活,崇尚英雄,亲近自然,具有人类普遍的审美价值。你在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上,立场很坚定,换句客套点的话说,旗帜鲜明。看得出来,你一直在为彝族的“族魂”而歌、而舞。

作为彝族中的一员,我经常会大言不惭地说,彝族是一个诗歌的民族,这与你是不谋而合的:我坚信,我以及我们的血脉中需要根植一种叫作诗歌的元素,并想通过借助语言和想象,对自己乃至对事物或深或浅地进行静默而直接的心灵对话,对灵魂的救赎及洗礼。用文字去触摸内心,直达生活本身,用爱去关注民生,渴望至善至美,返璞归真。

我恪守一条诺言:简单地做人,自然地写诗!

原来,你是“想通过写诗,找到自己存在的理由,找回自己心灵的家园”。这比我的“野心”要大得多,我时常会失去寻找心灵的家园激情和勇气,而导致一些泛泛而谈的文字犹如废水一样流淌。这让我感到懊恼,甚至是无所适从,却至今也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因为是陌面的缘故,我想更深地了解你的愿望只有通过读你的一些自传性文字,来打开我进入大凉山那块属于你生命最富有诗意的彝语标准发音地,以及那座具有显著彝族特点的院子。在那个我还没有到过的地方,“那些似乎有灵的山山水水和我如诗的母语,还有我那史诗般长长的古彝文。自古都以诗歌的形式口传或记载而来,我无疑从小深受其熏陶,这一切都是我创作的灵感和来源”。

国清,虽然你我被金沙江分割开了,我离你生命般的大凉山很远,与小凉山也不是很搭边,我属于澜沧江中游地带的彝族腊罗巴,可能与你们那里的彝族同胞在语言、生活习俗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但是,我依然相信我们因为彝族是同根同源的。你倾心聆听“呼吸的声音”的时候,透过你的诗歌,我也似乎听到了祖先留下来的经久不衰的彝族人之声。那是一种诗歌的不朽的声音。我始终相信声音是有力量的,你的声音也好,祖先的声音也罢,声音或小或大,都是本真、自然和厚重的,我愿为这种声音接力。

就写到这里,算是一次初步的交流,长长的日子大大的天,将来再做进一步的情感对接。在美妙的人间四月天里,各自都还有许多事情要做,但愿你有更多的佳作问世,为彝族烟波浩渺的文学宝库,极尽个人所能地填充。这是你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更是彝族人共同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