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做枪塑军魂——军旅诗人赵振王印象

以诗做枪塑军魂——军旅诗人赵振王印象

刘明妹

早在多年前就认识赵振王,认识他也是从他的诗歌开始。因我这人天生有点粗心大意,起初只是关注他的诗歌,也就没有把他的姓名和官职放在心上,因此,常把他误叫为“张振王”。后来,无意中再定睛一看他的名字,啊哈,原来他姓“赵”不姓“张”呢。哈哈,惭愧惭愧。为了不再有误,改叫他“政委”了事。后来的后来,因一直都在读他的诗,也从他的诗作中看到了他的真实人品。信任感则生。从此,就干脆亲切地称呼他为“大哥”了。

与赵大哥相识,是从诗歌中共同结的缘。因为缘,所以,一直都在共同的诗歌圈子中遨游到如今;也是因为信任与相互对文才的欣赏,所以,在前次回国探亲时,他就非常有诚意地给我邮寄了一些云南特产茶叶与他的诗集。在这网络时代,网络就是最好的友情联络纽带。而网络文友的最佳见证就是文字,而赵大哥的诗集就是送我的最合适也最宝贵的礼物。虽然现在网络阅读非常方便,但是,纸质的书本依然是最温暖人心的。家中珍藏着如赵大哥等文友的文字赠予,这是给我的最宝贵的精神礼赞。

因为,诗,需向会人吟。

阅读赵大哥的文字多年,就发现他的诗歌就是他时时刻刻都需要的“呼吸”。因为,所有出现在他眼中的人、物、事,都是他歌吟的对象,每天出现的事物,都被他看成诗的模样。赵振王这个军旅诗人起身坐卧,或近观远眺,或眼前一草一蚁,或天上人间与日月星辰都是他的诗歌题材。毋庸置疑,诗意就是赵大哥的生命之氧。

我们都知道人生最美妙的事情就是听从内心的呼唤,而写诗不也是同理吗?一个人的体质尚且不同,所需的饮食营养也是不同,更何况在精神或是心理上对诗意的表达需要?写诗,也是一样。有人喜欢用隐喻式的造句,有人喜欢用预言式的作文。而更多的就是用很普通又平凡的记叙语句来作诗。这是心理需要的问题,心理的需要就决定着我们用字用句的表达及语气类型。然而,类型归类型。作诗的语句运筹也需要作者的文才资质与智慧,因为运筹的智力就决定着境界的层次。除去前两类暂且不论外,就论赵振王这种类型的。赵大哥的诗作,最让我由衷惊叹的是他每首诗歌的结尾之精彩,他的诗作总是用很平常的语句开头,到中途就一路把他所要表达的尽都表达出来,我每次阅读的感受就好像在读纪实体的微型小说。这些微型小说是通俗又易懂的,但是,因为赵振王有运筹文字诗意的智慧,所以,他诗作的立意就往往非常出色,结句尤为卓绝!

他的诗是透明的,而透明亦可以做到卓绝。

赵振王的诗歌不是普通的记载式诗歌,因为他的诗歌韵律非常优美。可朗诵,也可吟唱。所以他常有优美的诗歌作品被朗诵成动人心弦的喃喃琴声,也有些被谱曲成为感人的传唱佳曲。所以,他有句座右铭:让诗歌像百合一样绽放。

如果你也曾经读过、听过又唱过他的诗歌,你就会认同他的诗歌的确有感情,有声音,更有百合的香气。

赵振王有句响彻军旅诗歌界的名言:“用诗句做子弹,在扣动扳机时,留下优美的抛物线!”他说出的这话实是不虚,根据我对他诗歌的了解真的是这样的。赵大哥的诗作也如他的军人本色,从不虚晃一枪!他无论是在正规的职业中,还是在他的业余诗歌创作中,都是实干实打的!军营讲的是军规、是纪律。赵振王是从军营中走出来的诗人,就理所当然地把军律也忠实地运用在诗歌的创作上。他就是用诗意真实地反映出现实中发生过的或正在发生的种种真实事件。所以,他用诗句射出的每颗子弹都是百分百击中目标的。

赵政委的情怀是诗人的情怀,也是宽广的军人情怀。他写短诗,也写长诗;他写军营,也写军营外的题材;他写平凡的自己,也写不平凡的人民公仆。他有军人的刚,也有诗人的柔;他有铁血品格,更有悯心大爱。是诗人的情怀,促使他常常如此行吟:“……伸出的手臂/挽住西洱河/温暖中/向西前行……/在前行跋涉过的路/再次起笔/画下足迹的形状……石门关/一定是军事/塑造的词语/在苍山西麓/雄壮地站立/封锁曾经南下的铁蹄/却狙击不了如子弹飞的雪花……”“我的文字里/能够拥有几坨马粪/那是诗歌的福分/粪的味道/引导我/在青草和青草之外/顺其自然地长大/在我行走姿势里/灌满了/马蹄的坚韧品质……”

诗人的情怀本身就是诗。情怀无疆,大爱无界。然而,诗人的情怀与大爱都必须有其营养的来源土壤。而赵振王的文字营养土壤就是那些粪的味道。

著名文学大家巴金就曾经说过:“人为什么需要文学?需要它来扫除我们心灵中的垃圾,需要它给我们带来希望,带来勇气、带来力量。”赵振王付出无数心血而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公仆本色》就是颂扬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一生的事迹。因为,他深深知道榜样的力量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赵振王的文字作品,就是为鼓励自己、激进士气、肯定军职、扫除心障、颂扬军魂而创作的!世间文字的最主要功效无他,不就是要借助一些榜样的力量而希望这个世界永无硝烟,人与人和睦共处,国与国和平共存吗?

榜样的力量,就是和平的力量。赵振王的诗歌本色,也就是一个人民公仆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