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营飘来的歌声——赵振王诗集《口令之上》读后

军营飘来的歌声——赵振王诗集《口令之上》读后

未 诚

无论战争多么残酷,战士们总是那样热血澎湃,那样豪情万丈。当然,战场上也不会永远只有血雨腥风,当炮火硝烟散尽之后,战士用刺刀同样也可以刻画出壮美的歌行,用炽热的诗情来歌颂和平、歌颂祖国。

中国是一个伟大的诗歌国度,诗歌也一直是我们文明的象征、文化的表率。自古以来,能够为国家戍边守土效命疆场便是战士们最崇高的追求,而这种情怀往往也是通过诗歌的形式表现出来的,我们的唐朝将士所创作的大量边关诗就充分体现了激昂的爱国主义情。诗人赵振王是一位优秀的武警指挥员,一直在祖国的西南边陲夕惕若厉地保卫着我们神圣的国境线。二十多年的戎马生涯不但使他铸就了战士的坚强性格,同样也使他成为一名真正的战士诗人。站在刀光剑影的阵地上,他一直在用满腔热血讴歌着边关将士的艰苦生活和顽强斗志,用诗行刻录下了他们血染的风采。

最近读他的军旅诗集《口令之上》(云南人民出版社),心中不禁多次感动。在他深情的笔触里,战士的性格、战士的情操、战士的苦乐,都在活灵活现地跳动着,使我们自然而然地可以将自己的幸福生活和战士们所付出的生命代价联系在一起。这样的审美效果必然是令人怦然心动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而口令则代表着军人统一意志、统一步调的至高无上的意识。“那是世界上/最精悍的词语/短促/涵盖一切。”(组诗:《人在军旅》)随着口令的节奏,赵振王用优美的语言和铿锵的韵律向读者展示了人民军队战无不胜的英勇气概。在军旗招展的战地上,战士们一个个雄姿英发、壮志凌云,他们同样有普通人一样的血肉之躯,也有自己真实的情感,真实的苦痛,而在他们心中,祖国的利益永远是高于一切的。

“边关/被历朝历代的兵哥/守卫着/让刚直不阿的诗人/书写着边关/边塞/边防/边陲/这些一个一个的点/被兵们精心地缝制着/连成一个丰满的祖国。”《边关》赵振王不仅是一名一心只想精忠报国的热血男儿,也是一名极具禀赋的诗人,在金戈铁马的磨炼中,同样也在诗化着自己的心路历程。他不断以文字的方式,站在历史的高度来审视战争与和平。从古代战争到现代战争的本质都会在他的笔下重新展现,在血与火的洗礼中,战士心灵纵深处的情绪被诗意张扬出来。在他看来,战士的责任、战士的追求、战士的缱绻乃是橄榄树下最动人的乐章,而诗歌却是最能证明这一切的。他所创作的诗篇充满了英雄般的阳刚之气,结构也是跌宕起伏、构思精巧奇特,往往出人意料,其语言提炼艺术也非常具有边疆特色和士兵情结。没有刻意去追求华丽的辞藻和堆砌的章节,而是伴随坚定的口令,气势磅礴地向读者展开战地上一幅幅壮丽的画卷,朴实而庄重,威严而英武,读罢不禁令人心驰神往,也同样为共和国拥有一支战无不胜的人民军队而感到由衷的骄傲。

赵振王的《口令之上》继承了我国优秀的诗歌传统,尤其是在古代边塞诗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将现代军人的精神与理想始终贯穿于自己慷慨激越的诗句中,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在他精心勾勒的诗歌意象中巧妙地被表现出来。听着从哨位上飘来的歌声,想到有我们的战士在枕戈待旦地守望着神州大地的万家灯火,怎能不幸福地安然入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