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多元化的舆论引导中,新闻报道一直以来都是舆论主导权的主要工具,文学创作很少受到重视。作为一门古老的文学艺术,在当今已经被边缘化的诗歌就更不用说能够挺进舆论主导权的主流视野了。
目睹当今世界局势,争取民心与民意,这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政局稳定的政治基础。强化舆论主导权;拓展舆论引导的有效空间,我们不能仅仅注重新闻报道,而是要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立体型舆论掌控。这就要求我们不仅需要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主流媒体上发出主流意识的最强音,而且也应该在期刊等非主流媒体上重新拓展舆论主导权的崭新阵地,实现舆论引导的无空隙宣传。
今天,文学艺术创作的意识形态属性开始凸显。赵振王这次受命创作有关杨善洲书记的长篇叙事诗,实际上就是这种社会政治环境的必然反映。贪污腐败是民众难解的心结,而清正廉洁、一心为民的杨善洲书记则是缓解民众心结的最佳榜样。如何充分发挥这种榜样的力量,广泛传递榜样的人生价值,让老百姓看到追求美好的信心,这是当前宣传思想战线的迫切任务。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一种文化话语权的手段,文学艺术也就必然会走向宣传思想战线的前沿阵地。因此,借助杨善洲书记的模范事迹,全覆盖宣传报道杨善洲书记的精神风范,也就成为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目标。这一次,赵振王受命写作叙事长诗,可以说这是以艺术方式来塑造我们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一次重大尝试。在中国诗歌史上,以叙事长诗这种体裁为英雄模范树立丰碑,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今天,文学艺术不可能再回到解放前后那种主导意识形态的重要位置上,但是,文学艺术仍然是知识分子包括青年大学生这一社会中间阶层的主要话语形式,仍然对掌握社会主流话语具有特殊的价值。所以,把诗歌创作作为全覆盖宣传报道的一种重要手段,借助杨善洲书记的模范事迹来巩固社会中间阶层的话语阵地和舆论主导权,这实际上是对过去过分重视新闻报道的一种矫正,也是舆论引导的一次重大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