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怀中的古道——肖正伟《古道抒怀》浅赏

抒怀中的古道——肖正伟《古道抒怀》浅赏

我与词作家肖正伟对古道的阐释是不尽相同的。

他这样抒写:古道悠悠,古道长长,开始出发说漫长,到了终点说短暂。追着月亮,赶着太阳,人生的道路在这里成长。

我却认为:古道(即“南方丝绸之路”),是汉代扔过来的一颗石子,留在滇西大地上的一根抛物线。

他说的“悠悠”“长长”,与我表述的从汉代扔过来的石子,意思是一致的,只是因为体裁的差异,而所要表达的意思或意境,都在文字里传达着骡马的鼻息。作为马锅头的后代,我对古道、马帮这些意象的解读和表现,有着一股子锲而不舍的劲头。在这个创作的“点”上,肖正伟却给了我一如既往的鼓励,他建议我写一本以古道为主题的诗集,期望值之高,让我惶惶然有些不可终日。

歌词,有歌词的规律。近几年来,肖正伟正在得心应手地运用着已经掌握了的歌词规律,自觉自愿地吟诵着永昌乃至云岭的大地人物、景物和事件。业绩颇丰,令我仰慕。如《云南的月亮》《喊一声大怒江》,就在云岭歌坛广为传唱

初读《古道抒怀》一词,眼前或在心里就豁然一亮,为之拍手称颂。推窗看景,开宗明义,一目了然:

踏上千年古道,想起当年的马帮,

一个个蹄窝盛满岁月沧桑。

赶马人的吆喝声从鞭梢上滚出,

跨过多少江河为了美好的梦想。

起句的“踏上”这个动词,是扣人心弦的。我觉得运用得极妙,把词作者探出的脚步声与渐渐远去的马铃声,一下子就糅合在一起。之后,就是“想起当年的马帮”,作者只有通过古道,“想起”稀稀疏疏或是成群结队的马帮,那是一种岁月的风景在作者脑海里的一次集结。“一个个蹄窝”犹如一面面岁月的镜子,照出历朝历代赶马人的忙碌、艰辛和沧桑。岁月,不是空洞无物的,历史的巨大沉淀里,古道分明就是马锅头们汗水与血水浇铸而成的运输大动脉。马锅头的吆喝声从鞭梢上滚出时,生命的符号和坚韧,也由此得以顽强地延续、前伸,直到如今高速公路的形成和广泛使用,这里面,依然有着马帮汗流浃背之后,传承下来的生命意义和人们、马们存活着的价值。

其实,一首好的歌词所给人传达的意蕴,是需要用心解读,才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美感。抛开唱出来的音符、旋律那些元素不谈,歌词本身所赋予听众的震撼力,就是一种美感的所在,一种力量的所在。肖正伟的歌词创作,很注重开掘美感及力量的深层内核。

古道悠悠,古道长长,

这山连着那一山,这方连着那一方。

弯弯曲曲,蜿蜿蜒蜒,

生活的道路在这里成长。

古道悠悠,古道长长,

开始出发说漫长,到了终点说短暂。

追着月亮,赶着太阳,

人生的道路在这里成长。

这些词句,没有无病呻吟,伪装出一份真情左右读者;也没有大呼小叫,以气势的派头恐吓听众;更没有生硬出场,粉头饰面蒙骗音响效果作用下的悠扬旋律。

肖正伟是一个有着强烈责任心的词作者,其中,对古道所倾注的那份真情,触手可及,低头可见,静听可慨。

这是细读《古道抒怀》后的一些感受,或是感悟,偏颇之处,还请眼快者、手快者和心快者,予以点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