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诗人赵振王

赠诗人赵振王

周文林

·录(唐)司空图“诗品二十四则”之一《雄浑》: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云,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读赵振王长诗《公仆本色》有感而抒,膺服作者有为。辛卯四月周文林(书法)。

·后附作品赏析:

“雄浑”即“雄伟、浑厚”之意,“雄浑”之风格是司空图的诗美理想之一。在二十四诗品中,与“劲健”意思相近,都属于阳刚之类的诗美风格。在司空图的美学价值体系中,“雄浑”要高于“劲健”。他认为“健”是基础,“雄”是极致。“劲健”之美是诗美的一个品,而“雄浑”之美是诗美中的一个类。“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这四句论述了雄浑风格的形成,借用古代哲学中的“体”和“用”两个术语,阐明了内涵和表象、内容与形式的辩证关系。内容决定形式,形式表现内容。“大用外腓”,是由于“真体内充”,宏大壮阔之气象是真实丰富的内涵的外在体现。“返虚入浑,积健为雄”两句,看似分别解说“雄浑”二字,实际上是对艺术构思过程中典型化手段的最佳说明。“虚”即老子所说的“道”,即原始状态的客观存在;“浑”指从客观存在中概括出具体的艺术形象,这种艺术形象是丰满的、厚实的、浑成的。“积健为雄”则是讲“健”与“雄”的关系,由“健”到“雄”,“雄”是“健”的积累,“健”以“雄”为其实质。“积健为雄”有待平日“健”之累积,在此基础之上发生质的飞跃,而成“雄奇浑厚”之诗美风格。钟嵘《诗品》中运用了许多美妙的比喻,如他用“落花依草”来比喻丘迟诗风的“点缀映媚”,用“流风回雪”来比喻范云诗风的“清便宛转”等。司空图把这种手法发展到了无与伦比的程度。在其二十四诗品中,一个个精彩的比喻层出不穷,珠玉琳琅,简直使人应接不暇。雄浑的风格应该是什么样子呢?司空图设喻说,应该像“荒荒油云”的浑然一气,“寥寥长风”的鼓荡无边。把较抽象的风格摹写得具体而又形象。

孟子言:“吾善养吾之浩然之气。”这浩然正气至大至刚,充满在天地四方。现实中如大丈夫的临危不惧、宁折不弯的壮气;“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气;“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日月笼中鸟,乾坤水上萍”等,均属雄浑风格。“具备万物,横绝太空”两句总言雄浑风格气魄宏大,包容万象,有超越鸿蒙、笼盖宇宙之势。先写静观,继以动态,反复形容,使人目眩神慑。如何才能掌握雄浑之风格呢?司空图曰:“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象”指事物的表象,即描写对象的表面特征,即所谓的“形”,“超以象外”即“返虚”,“返虚”必须超越事物的表象;“环中”指事物的本质,“得其环中”即“入浑”,“入浑”就应该把握事物的本质。只有不拘于描写对象的表面特征,才能更好地抓住它的本质。故而只有“超以象外”,才能“得其环中”,而欲“得其环中”,则必须“超以象外”,两者互为因果。“持之匪强,来之无穷”,指出了掌握雄浑风格不能勉强,也无法勉强,它是“返虚”和“积健”的结果,是“具备万物”的结果,只要“超以象外,得其环中”,自然能形成雄浑的诗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