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活教材——王祖锐《美丽乡村在行动: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实践与思考》读后

一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活教材——王祖锐《美丽乡村在行动: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实践与思考》读后

工作实践中既要有认识论,也要有方法论,更要有实践论。全党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强调的就是要实践第一性,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强调的就是要深入群众去研究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和问题。近日,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美丽乡村在行动》(2013年版),对于开展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王祖锐只是众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总队长中的普通一员,他到龙陵县就职的短短一年半时间里,就调研拟定了20余万字的理论文章公开发表,很多文章还上了《新华社内参》,很快就编辑出版《美丽乡村在行动 提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质量的实践与思考》一书,为新农村建设的质量做了一番躬身实践与深层思考,从实践到理论对过去的工作是一个简要的总结,对将来工作的开展又是一个有益的指导。虽然,作者多以龙陵县的事例为书写母体,然而,整个做法或经验,却可以涵盖云南省甚至全国。因此,出版这本书的意义是深远的,它不仅可以指导本省的新农村建设,同样,在全国的新农村建设中也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

王祖锐是一个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人,从过去在武警部队任职,到转业到省金融办工作,再到龙陵县挂任县委副书记,都有所建树。用知情人的话说,他刚到龙陵县任职后,就马不卸鞍地搞调研、识县情,马不停蹄地理思路、找出路,在极短的时间里完成了从外地人到“龙陵人”的完美转身。他挂实不挂虚,挂事不挂名,主动融入县委班子,融入指导员队伍,融入基层群众,双眼锚定一山一水,双脚量遍一村一寨,双手抓紧一人一事,独辟蹊径抓规划、抓建设、抓管理,独抒己见议大事、当高参、出良策,甘当美丽乡村建设的领头雁。这与当前所进行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旨,也是相当吻合的。

该书共分为理论思考篇、推动落实篇、关联互动篇三个部分。在理论思考篇里,作者按脉络走向厘清了“要明白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个需要解决好的问题。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作者给出了方法:要放下架子,深入基层,投入情感,向书本学习,向群众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要联系实际,了解实情,发现问题,提出对策,归纳总结出有规律、有创新、有特点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指导基层干部结合县情、乡情、村情的特点任务抓好落实。在推动落实篇里,作者结合相关部门的工作职能,突出部门的工作重点,理清工作思路,着力阐述了要抓好基层工作来不得虚假,必须要真抓实干的思想。作为基层干部,就是要当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拥护者、组织者和执行者;就是要在吃透上情的基础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与基层干部一起探讨研究工作,找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形成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就是要统一思想,整合力量,组织带领相关单位和部门抓落实,通过工作落实争取群众的支持认可,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在关联互动篇里,充分表现出作者是一个有追求、有思想、有技能、有作为的人,充分体现了作者善于思考、善于研究、善于破解难题的能力,充分体现了作者刻苦钻研、吃苦耐劳、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充分展现了作者学识广博、综合协调、攻坚克难的过人本领。作者紧紧抓住“互动”不放,在关联上做足文章,同时,对自己在龙陵县的工作情况做了初步的小结。他说,到基层工作是一个难得的好机会,感觉只要放下架子,虚心学习,真诚交流,就会感受到基层是学习的大课堂,是工作的大平台,是展示能力的大舞台,只要真心付出,真抓实干,开动脑筋,勤于思考,就会有所作为,有所收获。

王祖锐在基层工作中,做到了身子沉下去,真情付到位,实事办得好的工作风貌,不但以身作则地常年在基层,而且,善于观察,善于总结,善于形成经验,所以,才会有这本书的成稿和出版。该书的价值在于为战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广大指导员们提供了一个“如何开展群众工作”的范本。纵观全书,既有作者对现状的审视,对瓶颈的剖析,也有对未来的定位和对前景的构想。作者用精练的文字和平实的语言,诠释了美丽乡村的深刻内涵,用独到的视角、超前的思维阐述了美丽乡村梦想的实现路径,字里行间洋溢着对新农村建设事业的热爱。